《高效槓桿力》來自阿基米德的提醒:面對團隊「卡關」,改變不用靠蠻力,更需要智慧
面對團隊合作卡關,再怎麼努力都徒勞無功?別讓挫敗感吞噬你!看似平凡的「槓桿原理」,其中正蘊藏化解團隊困境的關鍵。從排隊心理學到實際案例,我們將深入探索,如何像智者般找到「支點」,運用智慧而非蠻力,以最小力氣撬動最大成果,讓團隊重拾前進的動能!
小學自然課本裡面所教的「槓桿原理」,竟然蘊含了團隊運作卡關時的解套方法?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排隊的狀況。一般來說我們當然希望排在比較短的隊伍裡面,但很有趣的是,心理學發現,人們寧可排在一個比較長,但是明顯有在往前進的隊伍,勝過一個比較短但是卡住不動的隊伍當中。
每當團隊運作感覺卡卡的,似乎怎麼努力改變都沒有辦法產生效果。這種情況下,不但是空耗資源,更讓團隊心理士氣容易受到折損,甚至等同否定過去的努力。面對這樣的窘況,如果只是繼續埋頭苦幹,或是更加用力推進,反而會讓自己感覺更渺小無助,卡關的情況看起來更像是巨大的障礙。
該如何化解前述困境?就像「槓桿原理」一般,要思考的方式不是用蠻力解決,而是要找到能夠施力的支點,讓自己有機會以小搏大。或是像巴西柔術好手,找到有利的位置然後奮力一擊,讓所有的爆發力產生數倍的效果,可以推動比自己身形還巨大的對手。我接下來要分享的這本書《高效槓桿力:用最小力氣締造最大成果》(Reset,How to Change What’s Not Working),就是在討論這種思考方式如何能夠幫助團隊突破關卡,恢復前進的動能。書中有許多案例,不但有趣而且有很多可以拿來實際應用的具體方式。
親臨現場才能找到關鍵
團隊卡住的時候,身在其中的人難免心情沮喪,也會希望能夠抽離這樣的窘況。但要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第一步就是要親臨現場去看看第一線的實際狀況是如何。在這個階段最重要的就是保持正面的心態,因為從第一線聽到那些批評抱怨,目睹那些看似不聰明的做法,很容易感受到難堪,甚至否定團隊過去所做的一切。但往往這些看似低效率或愚蠢的做法,很有可能是過去不同時空背景之下,因著當時條件而構想出的最好做法……
繼續閱讀全文👉🏻《高效槓桿力》來自阿基米德的提醒:面對團隊「卡關」,改變不用靠蠻力,更需要智慧
更多Cheers精彩文章
我那個年代哪有工作生活平衡!其實不請假的主管,在偷偷羨慕你敢休息
AI比你更會管理?新時代領導者致勝關鍵:不是指揮,是聽員工說真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