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國際論壇》國土面積小又缺勞動力,以色列如何做到「農電共生」:開拓綠能又兼顧糧食安全?
劉騏瑋
圖片 攝影 陳睿緯 提供
《今周刊》於周三(8/13)舉辦第九屆《新能源國際論壇》「綠電2.0+ 能源革命新時代」,邀請SolarEdge Technologies資深專案經理Noam Schwartz線上參與論壇。透過預錄影片,他除了指出農業光電發展對能源、糧食安全的重要性,也分享了以色列農電共生的實際案例。
SolarEdge Technologies成立近20年,是來自以色列的太陽能發電技術公司。該公司除生產太陽能變流器等相關產品外,同時也致力提供多樣化的創新能源解決方案。從設計、執行到維運的「一條龍」服務,期望能提高能源產量、改善光電案場的營運與管理。
光電案場由太陽能板、支架、變流器組成,為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的發電場域;而所謂的「農業光電」(Agrivoltaics),便是將光電案場透過特定設計,將光電案場建於農地,使同一塊農地能同時進行能源與糧食生產。
當光電、農業都在搶地 「農業光電」成多國推動重點
農業光電的發展為何重要?「地面光電需要佔用土地,在大多數情況下佔用的都是有生產力的農地。」Noam Schwartz進一步舉例說明,如歐盟有五成、美國有八成的新建地面光電場皆已經或預計建於農地上,但如此一來,地面光電場的佔地便會壓縮到農業用途。
當光電、農業都在搶地,兩者之間必須取得平衡,而能兼顧兩者的農業光電技術便成為多國致力投入的解方,「假如沒有農業光電技術,光電的發展勢必會導致農地減少,從而影響糧食安全。」例如美、法、義、德、盧、印、以等國皆鼓勵「一地兩用」,並透過資金補助、研究、支持性法規等措施重點扶植。在政府的驅動力之下,農業光電逐漸邁向成為地面光電首選的目標。
國土面積小、缺水型氣候…跨國借鏡以色列農電共生經驗
除了強調農業光電的重要性與發展前景外,Noam Schwartz在演講中也分享了以色列發展農業光電產業的氣候與政策背景,以及SolarEdge Technologies參與過的實際案例。
以色列國土面積小、水資源不足且農業勞動力有限,大部分農業用地則是歸政府所有。加上以色列政府擬定該國2030年的再生能源目標為30%、2050年太陽能則預計成為以色列主要能源。
在這樣的條件與政策目標下,以國於2021年展開了總裝置容量為100兆瓦容量的全國農業光電先導計畫(The Israel Agrivoltaics Pilot)。該計畫涵蓋了以國境內多種用途的農地種類,針對農業光電應用進行小規模試點,商用型農業光電市場是其中主要發展重點。在光電開發商、農業協會與政府的合作下,截至去年9月,以色列已經有約40個開發中的農業光電場,容量達420兆瓦。
Noam Schwartz進一步分享了兩個SolarEdge Technologies參與的實際案例。
第一個案例是於葡萄園建置的先導計畫。該計畫與其他以色列太陽能及智慧灌溉廠商合作,主要測試光電模組遮蔽對葡萄園用水量的影響,運用從先導案場收集的資料,進一步了解如何減少農業光電場的用水量。此研究成果可望為其他缺水地區提供應用參照。
另一個案例則是13MW大型直流農業光電場(Maale Gilboa Agrivoltaics Site)。該案場共有七塊地,種植鮮食葡萄、芒果、荔枝、大田作物等四種作物。針對這樣的案場,除了採用多種光電支架的解決方案,如何適當並有效管理土地、土壤、作物與樹木的遮蔽率也是一大挑戰。該案場經過一年半後,除了水與肥料的用量皆有減少外,年發電量也超過22GWh(百萬度)。
「在同一片土地上可以同時產出農作物和綠色能源」,這句話完美概述了農地光電的核心概念與理想。Noam Schwartz也希望透過以色列的經驗分享,為臺灣發展綠電的過程提供借鏡與參考。
更多今周刊文章
「狼醫平台」網址在這!人名全公開、看醫師前必查…6醫師竟仍3人執業中…揭露原則為何?衛福部親解
分科分發入學放榜!學霸高中生學習歷程造假5殺後,成功考回「這所醫學院」…夢想達陣校方發聲了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