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買房「老破小」 高雄坪數5年縮小11%
高房價加上銀行貸款限縮,購屋族只能買「老破小」。永慶房屋統計,近5年青年在六大都會區購屋情況,雖然平均總價有17%~39%的增幅,但住宅面積卻越來越小,其中又以高雄市減幅最大,相當於少了一間主臥室。台灣房屋則發現,中年級購屋族開始偏好「老公寓」,原因是老屋價格親民且公設比較低,讓預算有限的客群往低價老屋靠攏。
房價高居不下,近年銀行貸款又有諸多限制,年輕人買房只能向低總價妥協。永慶房屋整理聯徵中心20歲至35歲青年購屋貸款資料,六都從2021年第1季至2025年第1季,青年平均購屋總價從815.2萬元~1,833.5萬元,揚升至1,082.7萬元~2,153.2萬元,平均漲幅在17.4%~38.7%間;但平均購屋面積卻從33.6坪~46.9坪降至30.9坪~43.3坪,縮減幅度在2.7%~11.2%間。
以平均購屋坪數縮小最多的高雄市觀察,5年之間高雄青年置產的平均總價增加36.1%,但房屋面積卻少了11.2%,主要因為高雄近年積極推動產業發展,科技大廠進駐高雄發展,帶動房價快速上揚。高雄青年雖然有機會留在家鄉奮鬥,但因高房價、少子化趨勢,讓人只能屈就於「買得起的坪數」。
購屋平均面積縮減較小的桃園市,則是因為近年有航空城、亞洲矽谷2.0與捷運綠線等重大建設題材帶來大量就業機會,長期吸引人口移入,尤其是「脫北者」開始移居桃園。而當地房價原來就比雙北市親民,加上移居者多為小家庭,對居住空間有高度需求,所以購屋面積下修幅度最小。
台灣房屋也透過聯徵中心資料統計,發現今(2025)年第1季全台屋齡30年以上老公寓的購買客群,逾8成是50歲以下青壯年,其中又以40歲~50歲為最大宗,占比達35.7%,且近5年來成長約2.9個百分點。換句話說,有越來越多的「中年級生」開始物色老公寓。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由於新大樓房價比老公寓貴上不少,許多年輕人選擇「先買老、再換好」。老公寓雖然屋況舊,但公設比低、室內實坪高,加上多位於市中心蛋黃區,生活機能成熟,所以成為預算有限的客群喜歡的商品。高齡購屋者則因銀行核貸內規,限定貸款人年齡加上屋齡不超過75年~85年,因此在核貸上容易卡關。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