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戰分析】選民用「不同意票」警醒賴清德執政路線 府院黨全面改組待823補考
公民團體發動罷免24位國民黨立委與新竹市長高虹安,首波投票結果罷免掛蛋,重挫民進黨與公民團體。26日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與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出面開記者會,定調大罷免「公民行動」,不是政黨對決,無關政黨勝負,府院黨在開票結果出爐後,並未有請辭負責動作。綠營人士緩頰,因為8月23日還有第二波罷免,必須替第二波罷免爭取時間,且立法院延會到8月底,現在內閣異動要重新施政報告,林右昌若現在走人,那823罷免不就完蛋,因此8月底府院黨才有人事更換動作。
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與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出面開記者會,定調大罷免「公民行動」,不是政黨對決。(張哲偉攝)
823還有第二波罷免 現在請辭等同投降
大罷免變成大失敗,24個藍委選區全都因不同意罷免票多過同意罷免,罷免藍委掛蛋。林右昌與吳思瑤在開票兩小時後出面,林右昌定調大罷免是「公民行動」,無關政黨勝負,更不該扭曲成「政黨對決」,被記者問到是否請辭負責時,他更回嗆,這是台灣民主史上偉大公民行動,不要窄化成政黨對決,不要扭曲成政黨勝負,國民黨一直想扭曲成政黨惡鬥,這樣只會對不起公民團體跟無數志工。
綠營知情人士表示,726這波內閣與民進黨內要異動不太容易,主要是考量到8月23日第二波罷免,若現在行政院、黨中央換光光,等於是在823宣告投降,加上目前正在台美關稅談判、立法院會期又延會到8月底,最快8月底才會有人事調動消息。
一度樂觀預估至少罷掉11席 未料藍營組織能量大動
至於大罷免連一席都罷不掉,震撼民進黨黨內,據透露,黨政高層在投票前兩天曾與罷免團體溝通開會時,還一度樂觀估計至少罷免掉11席,公民團體內部對於726投票結果也十分看好。未料,其實這些重點罷免區全是國民黨優勢選區,加上國民黨將這次罷免戰視為「生死存亡之戰」幾乎所有樁腳、組織都動起來,像是中和深藍區不同意票,催到比藍委當選票還多,藍營的組織量能大動,民進黨又沒拿出高規格選戰模式抵抗,自然很難取勝。
此外,民進黨一直以來對罷免的戰術紊亂,從一開始是否投入協助公民團體內部有不同聲音,到中段林右昌與大罷免發起人曹興誠溝通不良起衝突,後期林右昌重兵進駐花蓮,卻因此讓黨中央組織功能鬆動,無法發揮最大功效,反而是國民黨將這次罷免當成大選動員綁樁,最後結果反應在票數上。
據了解,在罷免投票中期就有地方民代反應組織動員能量的議題,像是基本SOP各投開票所的監票員名冊,原本應該是組織部協調處理交辦各地黨部,最後變成各地方黨部或民代跟公民團體自行召集。但由於按規定中選會公布後數日內就要造冊送交,公民團體是第一次打選戰,經驗不足,很多投票細節他們無法掌握,而有選戰經驗的民進黨因為黨中央重兵移到花蓮,很多選戰細節難以兼顧。
大罷免連一席都未成功,支持者互相打氣。(張哲偉攝)
普發現金攻防、團結十講出包 選民投下不同意票
其次,在野黨在罷免投票前通過普發一萬元現金的法案,但總統府、行政院論述能力不足,無法第一時間提出強而有力的說帖去補強執政黨論述,甚至在發與不發間猶豫不決,當論述搖擺不定時就注定失敗的開始。一位黨政人士觀察,在立法院通過普發一萬元現金法案後,黨內都在等府院論述出來要跟上辯護,卻遲遲未見發言體系提出府院態度,直到7月17日行政院長卓榮泰在行政院會後記者親自出面說自己「內心天人交戰」。該人士表示,卓院長也清楚行政院發言體系論辯能力不足才親上火線,不過從該法案7月11日就已經三讀到17日已經過6天,媒體上話語權早就被在野黨掌握,卓榮泰儘管口才便給、言辭懇切,仍難以挽救早已被定型的言論與人心。
最後是總統賴清德的十講岔題,黨內在賴清德舉行前三講不斷出包時,就已經被黨內、黨外猛烈抨擊,甚至最後賴也因此取消第五講,對外稱是為了救災。不過面對颱風來時的「救災政治學」,總統府從發言體系到總統本人言詞表現遭外界批評,總統府只好狂秀「逐字稿」澄清總統言論是被媒體斷章取義,但拿出逐字稿又「自打臉」,總總表現累積,加上這次大罷免,民進黨儘管「定調」是公民行動,但是不難看出選民又一次用選票強調對執政成績的「不同意」。(責任編輯:殷偵維)
顯示全部
留言 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