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免丁學忠失敗... 藍喊「選輸翻桌」奏效、綠「為時已晚」助攻等成關鍵
〔記者李文德/雲林報導〕國民黨雲林縣一選區立委丁學忠罷免案以未通過告終,丁學忠的「不同意」票遠勝「同意」票近2萬票,比去年立委選舉多了6倍。地方政壇人士認為,藍軍喊「選輸翻桌」奏效、綠營為時已晚的助攻,加上普發現金1萬元、颱風災害救助,都是不通過關鍵。
此次公民團體發起拔丁行動,一階連署時藍營未正面看待,直至罷團進入二階連署有民進黨助攻,最後交上3萬8000多份連署書後,才驚動國民黨,由雲林縣長張麗善掌兵符,讓反罷勢力總動員,在低投票率情況,讓不同意票達到77164票,不僅通過免門檻,還遠勝於同意57331票。
此次罷免案投票率僅49.87%,丁學忠得票率57.37%,比去年增加近10%,他守住本命區「虎尾鎮」大贏8000票,就連去年皆輸超過2000票的3個深綠選區也拉近距離,北港、水林分別輸241及1058票,口湖則反超略贏190票。
綠營方面,去年競選連任的前立委蘇治芬總得票率46.06%,儘管綠營協助罷團,邀請多位民代助陣車掃,但一般認為綠營動員助攻起步晚,導致同意票得票率42.63%,減少4%,罷免未達門檻告終。
一般認為,這場選罷勝算不高,除非6成投票率才可突圍,但從不到5成投票率來看,旅外雲林子弟返鄉投票潮不如預期,加上丁學忠從民代、鎮長做起,積極拓展基層,更囊括將近6%的「肚爛藍綠」的中間選票,這也因此奠定勝選契機,尤其藍營主攻「綠營選輸翻桌」戰略奏效,才讓丁順利過關。
綜觀這場大戰,綠營與罷團關係曖昧不明,直到選前2週民進黨才開始行動,如褒忠公民晚會、大車掃登場炒熱選情,但早為時已晚,加上罷團志工多數由外縣市公民組成,不諳地方生態難將罷免理念深植人心,讓民進黨的助攻大打折扣。
再者「普發現金1萬元」,民風保守、人口老化的雲林縣漸有話題,更強打「投同意就沒一萬」,加上丹娜絲颱風重創雲嘉南地區,只有雲林未列入「全品項天然災害補助」之列,造成農民相對剝奪感,種下失利的遠因,罷免案以未通過收尾。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