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免案皆未過 杜奕瑾:沒失敗.是成功公民實踐
726大罷免,國民黨立委全數挺過危機,從一階和二階連署,一路努力到投票日的各個罷免團體,難掩失落情緒,很多志工在開票時紛紛落淚,但有評論認為,大罷免其實「沒有失敗」,而是一場「成功的公民實踐」;尤其這次有七名藍委,同意罷免的得票率都已經達到25%的門檻,罷免王鴻薇的發言人阿美也說,許多具有國民黨黨證的人,這次都站出來連署罷免,相信他們會是,改變台灣政治的重要力量。
罷免團體張口齊唱「再出發」,舉手用燈海照亮夜空,726青島東路淚光閃閃,罷免團體說:「妳是願ㄟ第一名。」大罷免24席立委全過關,罷團有人眼角失守潸然淚下。
罷團志工說:「台灣需要我們守護的時候,答應我,你們會站出來。」還有人不斷拿面紙拭淚,但這回也有七席藍委,同意罷免票跨過25%門檻,北市雙姝,王鴻薇以27.9%位居第一,徐巧芯則是27.1%,差3560票險些被罷免的葉元之27.4%,台中羅廷瑋則是26.7%,台北李彥秀25.2%,新竹鄭正鈐也是25.2%,稱霸花蓮政壇超過二十年的傅崐萁,不同意罷免票超過6.5萬,同意罷免的得票率卻也達25.6%。
罷團志工說:「我們一定會讓台灣更美好,讓我們的民主可以持續下去。」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說,其實罷免沒失敗,而是一個成功的公民實踐,告訴世界台灣是個民主社會,假設紐約市民想罷親中議員,但中國城投票沒通過,也不代表整個民意親中,反而該讚嘆能成案,更讓部分人改變態度。
「山除薇害」發言人阿美說:「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失敗的結果,非常多具有國民黨黨證(的人),都有站出來說,他們不支持目前的國民黨,未來要如何改變台灣的政治結構,這些覺醒的國民黨支持者們,你們非常重要。」
各大罷團難免失落,畢竟沒能達成目標,不過選前專欄作家陳詩寧就認為,立院爭議已經讓公民力量開始醞釀,人民透過街頭上一張張簽名表,重新定義什麼叫「有資格當立委」,這是對政治現況最直接的回應。
民間社會自主集結,從一階到二階連署,最後挺進三階投票,寫下前所未有的歷史新頁,也彰顯台灣民主體制,有一定韌性。
留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