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誤解】台灣秘密研發15年的智慧材料科技?與事實不符!內容農場誇大影片
網傳「台灣秘密研發 15 年的技術」的影片及訊息,內容聲稱台灣研發出一種可以「自動修復」與「自我學習」的材料,引起世界為之震撼。經查證,網傳影片出自內容農場頻道,影片使用聳動標題、AI 生成影像及 AI 旁白配音等,內容出現許多虛構的人物與事件,沒有任何相關的資訊或媒體報導。現實中確實有智慧建材,例如荷蘭的「Basilisk 自癒混凝土」,還有手機殼、汽車陶瓷塗層可以自動修復微小刮痕等,但這些並非近期才出現的新技術,且影片也將智慧建材的用途與功效誇大,聲稱這些材料具有自我學習的能力,與現實情況並不相符,容易造成民眾誤解。
台灣秘密研發 15 年的技術?
原始謠傳版本:
「台積電竟都輸了!?」台灣秘密研發15年的這項劃時代技術,讓美國專家驚呆:其威力比晶片更駭人!
主要在社群平台流傳這段影片:
查證解釋:
網傳訊息原始出處為何?
MyGoPen 檢視網傳訊息所附連結,可以找到 YouTube 頻道「智慧之眼」於 2025 年 7 月 5 日發布的影片,經檢視後,確認即為網傳訊息原始出處。
檢視「智慧之眼」頻道內容,發現該帳號於 2024 年10 月成立,第一支影片於 2025 年 5 月 28 日發布,而該頻道發布的影片,會有聳動標題、AI 封面、內容使用 AI 生成圖片、AI 旁白配音、片長超過 10 分鐘等,這些都是內容農場頻道常見的特點,MyGoPen 在7 月 6 日與7 日的查核報告中,皆查證過類似的案例。
這類型的影片,通常內容缺乏消息來源,且會使用誇大描述,例如影片中出現的「美國專家」、「美國科技巨頭」、「德國材料科學專家」、「台灣實驗室」、「日本技術專家」等,都沒有任何實際署名;影片中聲稱「美國專家來台參訪」、「美國派出更大的科技代表團」等,也沒有任何相關資訊或報導可以證實。
不過影片中提到的「智慧材料」倒不是虛構產物,工商時報於 2025 年 4 月 29 日的報導,提到陽明交大陳俊太特聘教授團隊開發出「自我修復材料」,讓衣物受損也能回春,該技術的核心在於利用不同結晶度的高分子與離子液體混合,形成具有自修復能力的離子凝膠。
建築方面也確實有智慧建材,像是荷蘭台夫特理工大學研發的「Basilisk 自癒混凝土」,是利用一種可生成石灰石結晶的生物添加劑,使混凝土擁有自行產生防水層和修護裂痕的能力。該項技術於 2015 年即商業化,並非新發明,台灣近期也沒有開發出新的智慧混凝土技術。
影片還提到智慧材料可使用於手機殼,讓手機殼上的刮痕可以自動修復。這項技術在 2015 年時即有相關新聞報導,也不是新的技術。汽車鍍膜也有類似的技術,像是陶瓷塗層(Ceramic Coating),藉由二氧化矽、石墨烯等添加劑,讓這類塗層可以自動修復輕微刮痕。
網傳影片就是對這些現存技術,以及仍在開發的技術「加油添醋」一番,例如把智慧建材,形容成可以根據季節變化,自動調節保溫隔熱性能,不再需要冷暖氣,而且有自動修復功能,房子都不會壞;手機殼智慧材料可以自動調節散熱,提升手機性能;汽車能自動調整空氣動力學,提升燃油效率等。
還有像是聲稱智慧材料植入醫療器材,這些材料就會根據人體生理變化,自動調整性能參數。上述這些都是誇大描述,把智慧材料形容的「無所不能」。但截至本次查核報告上架前,市面上的智慧材料並沒有這些功能,無論是手機殼還是汽車鍍膜的「自動修復」,皆有強調是「修復小刮痕」,並無法防範外力重擊。
簡單來說,一輛汽車如果撞爛了,並不會因為車身塗有智慧材料,就能自動修復成原本的樣子。
結論
總結來說,傳言提到的智慧材料有部分確實存在,但對於材料的用途及功效,描述過於誇大,影片中提及的人事時地物也多為虛構內容,網傳訊息容易造成民眾誤解。
資料來源:
工商時報 - 陽明交大陳俊太特聘教授團隊開發出「自我修復材料」讓受損衣物回春
Basilisk Taiwan - 荷蘭Basilisk自癒混凝土
YouTube - 手機螢幕不怕刮! 自動修復殼吸睛│三立財經台C88
Kovalent - Self-Healing Ceramic Coating: Why Choose It for Your Car
延伸閱讀:
【錯誤】17歲少女被迫說來自中國台灣的故事?AI生成影片與虛構故事
【錯誤】中共官員稱繁體字是裹腳布?遭美國教授打臉?內容農場AI製作虛構故事影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