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易誤解】致命真菌煙麴菌擴散的傳言?罕見且高致死率?誤導說法貼文!缺乏科學依據

MyGoPen

發布於 19小時前 • MyGoPen

網傳「致命真菌煙麴菌」的貼文及影片,但根據專家說法,「麴菌」常見來源為土壤、落葉等,傳言提到「這回來不及怪中國」、「高碳排恐使歐洲暴露於感染風險中」、「台灣就繼續卯足了勁兒的火力發電」等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個人意見與陰謀論說法,為錯誤傳言。

致命真菌的污染傳言?
原始謠傳版本:

这回來不及怪中国?
2019老特病毒,2025老特细菌!
世界和平又进一步。
从内部吞噬人体,致命真菌入侵全美。
一种被形容为“从内部吞噬人体”的致命真菌烟曲菌正在美国境内快速扩散,随着全球气温持续上升而进一步恶化。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烟曲菌(Aspergillus fumigatus)通过空气传播,其微小孢子几乎无法避免吸入,能够引发严重的肺部感染曲菌病,免疫系统较弱的患者可能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一)Aspergillus 指麴菌、共分數百種 報導原文用錯字
傳言提到「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煙曲菌(Aspergillus fumigatus)透過空氣傳播」。MyGoPen 查詢網路上的公開資料,發現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最早是在 2008 年 6 月報導「園丁因吸入堆肥堆上腐爛葉子的致命真菌(Aspergillus fungus)而死亡」的一名英國病例,最近則是在 2024 年 8 月報導「科學家發出警告:美國各地後院發現一種致死率高達 90% 的真菌(aspergillus fumigatus)」
MyGoPen 致電諮詢新光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鄭景元,他表示 Aspergillus 是指「麴菌」,而麴菌裡還有分成數百種的菌種,傳言貼文提到的 Aspergillus fumigatus 就是其中最常見的一種麴菌、叫做「煙麴菌」,這些病菌都是由兩個字所組成,後面接不一樣的字,整個名字就會不一樣,舉一個大家比較常見的例子就是「黃麴毒素」,黃麴毒素(Aflatoxin)就是由黃麴黴菌(Aspergillus flavus)代謝所產生的毒素,黃麴黴菌也是麴菌大家族的其中一種。
而《每日郵報》的原文中也提到 Aspergillus fungus,鄭景元則表示應該是打錯字或是誤解,並沒有 Aspergillus fungus 這種麴菌,Fungus 是指「真菌」,在生物分類學的觀念裡,麴菌是屬於真菌分類下的一個「屬」,真菌是比較大的類別,包括乳酸菌飲料裡面的酵母菌也是真菌。
(二)土壤、落葉是常見來源 侵襲性才會有高致死率
傳言引述的《每日郵報》報導中提到「英國園丁」、「腐爛葉子」、「美國後院」等,鄭景元指出,麴菌其實就是黴菌,黴菌喜歡長在陰暗潮濕的地方,所以像是土壤、落葉都是常見的來源,一般的正常人即使接觸到也不會怎樣、並不會生病,但免疫力不好的人接觸到、吸入麴黴菌的孢子時,這些像顯微鏡頭下一顆顆小小的黴菌黑點,會在肺部產生病變, 如果是慢性的話致死率可能沒那麼高,傳言出處的報導所指的 9 成致死率應該是指「侵襲性麴菌症」(Invasive aspergillosis),才會有這麼高的致死率
MyGoPen查詢網路上具代表性的公開資料,根據臺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
「侵襲性肺麴菌病」提到:
(1)侵襲性麴黴菌病感染會導致高死亡率,報導的死亡率範圍從 34%至 64.4%。
(2)過去與侵襲性肺麴菌病相關的最重要的危險因素是伴有 HIV、血液惡性腫瘤或幹細胞移植的病人。
(3)近年來侵襲性麴黴菌病的流行病學已擴大到包括「結構性肺病」,例如「支氣管擴張」、「慢性阻塞性肺病」、「自體免疫性疾病」、重症病患。
由上述專家說法及具代表性的權威機構衛教,傳言說麴菌感染「高致死率」為不分慢性、侵襲性感染的易誤導說法
(三)只有免疫低下的人才需要擔心 正常人不用過度解讀
傳言提到「微小孢子幾乎無法避免吸入,能夠引發嚴重的肺部感染麴菌病」。鄭景元強調,健康人的其實不用特別擔心,只有免疫低下的人才需要特別需要注意,例如器官移植後、正在服用抗排斥藥物的病人,以及像是癌症化療的病人,或是骨髓移植、正在接受免疫製劑治療的病人等等,此外包括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的病人到了愛滋病(AIDS)的階段,也就是免疫力比較低的時候,比較有可能會被麴菌感染,但上述的族群人數畢竟也不算太多,一般的正常人吸到麴菌,或是接觸到相關的曝露,理論上是不會致病的,人體的免疫細胞會清除掉病原、根本不會生病。鄭景元補充表示,一些慢性肺病的病人,像是西方比較常見的「肺部囊腫性纖維化」 ,以及台灣比較常見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氣管擴張症」等等的慢性肺病,也都是比較容易感染慢性麴菌的族群。
MyGoPen 查詢網路上具代表性的公開資料,根據肺病防治基金會「千萬別小看了黴菌能對身體造成的傷害!」提到:
(1)濕衣服披在房間裡是一大誘因、濕衣服會提高室內水分含量高達 30%。
(2)健康的免疫系統一🥚偵測到麴菌的入侵,能夠迅速將其隔離且消滅。
(3)如果免疫系統低弱,如果本身有氣喘,或是自體免疫系統低弱,如愛滋病患者、嚴重型糖尿病患者、癌症治療的患者等,抵抗麴菌入侵的能力相對下降,麴菌更容易蔓延到肺部,並透過血液再流往身體各個部位。
(4)麴菌如果跑到心臟,有可能造成心內膜炎,或傷害其他器官如肝、腎,甚至骨頭和軟骨,都有可能發炎。
由上述專家說法及資料,可知傳言「幾乎無法避免吸入,引發嚴重的肺部感染」並未說清楚是指免疫低下的病患,傳言易誤導。
(四)可使用抗黴菌藥物 須追蹤肝、腎功能
傳言說「從內部消滅人體」、「免疫系統較弱的患者可能器官衰竭甚至死亡」、「致死率九成」。鄭景元指出,感染麴菌必須使用「抗黴菌藥物」,治療的時間也會因為疾病的特色而不太一樣, 侵襲性、致死率比較高的至少會治療 6 到 12 周,而如果是慢性的肺部麴菌感染,則治療可能長達半年到一年之久,而且治療費用蠻可觀的,傳統的抗黴菌藥物具有腎毒性、治療風險比較高,新型的抗黴菌藥物則有肝毒性、但風險比較低,治療的過程中都必須定期追蹤肝、腎功能。
由上述可知,傳言「從內部消滅人體」為誇大的錯誤說法,「致死率九成」為混淆的誤導說法
(五)台灣每年都有病例 但對一般人而言不算常見
傳言提到「正在全球蔓延」、「歐洲人暴露」、「在美國本土現踪」。鄭景元表示,新冠疫情重症病人很多的期間,由於臨床會使用免疫抑制劑、也就是類固醇來降低發炎反應,病人的免疫被降低,導致當時有一波麴菌感染的病例,但之後的平常時期,麴菌感染的病例大概是屬於那種每年都看得到、但是只有少數幾例的感染疾病,整體來說對一般民眾而言,麴菌感染並不常見。傳言「全球蔓延」等說法為錯誤資訊。
鄭景元建議民眾,健康的人並不用擔心,如果特別喜歡園藝、又很在意這個問題,則可以戴口罩、戴手套、穿鞋、長袖長褲,除了這些防護措施之外,最重要的是做完園藝之後一定要徹底洗手,以免又東摸西摸、把病菌吃進去 。
結論
總結而言,傳言說「煙麴菌」蔓延、並且有高致死率。但專家表示,煙麴菌只是數百種麴菌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而已,麴菌感染好發於免疫低下族群,高死亡率見於「侵襲性」麴菌感染,免疫正常的一般人並不需要擔心麴菌問題,傳言說法為部分錯誤、部分易誤導的訊息。

諮詢專家:
新光醫院 胸腔內科 醫師 - 鄭景元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更新】北市信義區影城行兇 30多刀砍死前女友 男子涉殺人罪聲押

太報
02

獨家》遭虐致死男童「剴剴」生母通緝逃亡逾3年 今台中落網

自由電子報
03

F4朱孝天直播驚吐「希望兩岸快統一」 陸委會:尊重個人立場

上報
04

已故調查師陳梅慧成破案關鍵!生前報告助刑事局救回220人1.5億血汗錢

太報
05

暴雨釀災一家五口墜谷 遭疑「未預警封路」公路局回應

鏡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台股漲80.8點 台幣貶1.97角

中華日報

靠已故調查師關鍵報告 刑事局破弘仁會跨境詐騙集團

中華日報

可可工藝巧遇客家食材 食指動

中華日報

嘉義住宅凌晨起火 1女喪命

中華日報

核三公投主文詭異?他曝這陷阱:看似有選擇

NOWnews 今日新聞

告人不成反被咬 高虹安二審判6月

中華日報

〈社論〉賴清德不改對抗心態,內閣改組也枉然

中華日報

日國民民主黨青年局長訪台 韓國瑜歡迎

中華日報

藍白質疑政院NCC壓NCC提名名單2個月 人事行政總處:非事實

台灣好新聞

質疑NCC委員名單遭壓案 黃國昌:想等到大罷免大成功才送進立院

上報

Meta打詐誤打自家人? 大批用戶無故遭停權

台視

民調崩!賴清德不滿意度56%

中華日報

台北市85至98歲敬老金從1500元加碼為3000元 約6萬人受惠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剴剴案保母姊妹虐兒致死判重刑 剴剴生母另涉重案遭通緝台中落網歸案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屏東竹田鄉前鄉長傅民雄收賄拿工程回扣 涉貪一審重判20年、罰金200萬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台中牛肉麵店火災鐵窗封閉阻逃生 祖孫2人受困罹難、3親屬送醫急救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4千億美元換15% 傅:締約要立院同意

中華日報

台16線集集往返水里段邊坡崩塌(圖)

中央通訊社

台美關稅談判傳有共識 我擬投資「4千億美金」 全力爭取15%關稅

台視

關稅亮牌倒數!金管會:已成立專案小組迎戰

中華日報

諫言廢罷遭圍剿 王世堅:不會退黨

中華日報

綠議員提案新北普發1萬6!新北市政府反駁了

NOWnews 今日新聞

退役中士淪共諜!傳「堯哥要的雞」刺探軍機未遂 判刑4年6月

鏡新聞

中壢、平鎮雙警所展現即時應變力 守護市民安全不打烊

台灣好新聞

林佳龍出席「邦交國青年來台圓夢計畫」結訓典禮(圖)

中央通訊社

林佳龍與邦交國來台青年合影(圖)

中央通訊社

快訊/北市副議長葉林傳涉犯圖利罪! 3涉案人員深夜移送北檢

CTWANT

超凶狠!女公關1分鐘遭刺30刀 恐怖情人辯「我有病」仍遭檢聲押

上報

男拾獲8萬6千 警靠信封袋找到失主

中華日報

帶嬰看診卻墜谷 一家六口恩愛恐剩次子孤伶伶

EBC 東森新聞

孫埋伏割喉前女友遭聲押 外公稱「沒讓他進家門」在外散步

鏡新聞

快訊》台大校園營隊疑食物中毒 學員吃完外燴集體不適送醫

中時新聞網

南橫一家5口墜谷 尋獲2遺體

中華日報

陸委會副主委李麗珍拜會鍾東錦(圖)

中央通訊社

母女越南探親感染 台南新增2例境外移入登革熱

中華日報

承恩公園護龜 警示牌防路殺奏效

中華日報

貝里斯白蝦輸台 外媒:助業者進軍台灣龐大海鮮市場

中央通訊社

清寒女大生奪亞洲柔道金牌 蘭馨協會暖心相挺

中華日報
影音

高雄大雨路崩 1家5口連人帶車墜谷尋獲2遺體

EBC 東森新聞影音

高雄大雨路崩 1家5口連人帶車墜谷尋獲2遺體

EBC 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