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斯達:網紅們的「鐵幕迷思」
中國杭州一帶,近日據報出現自來水「發黃發臭」的食水汙染恐慌,發生「糞水疑雲」。杭州近年發展迅速,在深圳之外,不少高新科技公司近年落戶在杭州。對西方 AI 業界造成威脅的 Deep Seek,公司全名是:「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礎技術研究有限公司」,總部也是設在那裡。
中國有創科和崛起實力,這無庸置疑,但基礎的食水安全也會出事。就像中國國力已經能夠探索太空技術,但國力本身亦無法根除山中鐵鏈女背後的農村拐賣婦女現象。極大矛盾並存,令人感覺魔幻,但這往往才是當代中國的真味。
當食水汙染的消息傳出之後,還是有網民被指「傳謠」而受罰。不過無論當局怎樣閃避、解釋和補救,當地最後還是有數名高官被嚴肅問責,在他們的通報中,也批評事件上他們應對危機反應太慢、各種不好,要深切檢討這次教訓。
我們有時會聽到港澳台地區的網民甚至知名人士,會因為政府官員非常無能、議會漫長審議令人不耐煩,就去想像中國式的管理更好,會更高效,就不會亂,官員就會能幹。
這其實是不是一種我們都相對接受和內化的大外宣?因為我們多少都有這種刻板印象,認同「專制較有效率,民主較沒有效率」。這當然大體上也對,只是活在自由社會的人,其實會因為陌生,而對專制的效率產生幻想,產生過度信心。
例如回到蘇聯末期,看看 1986 年「車諾比核電廠」爆炸事件的始末,你不禁會想,如果爆炸力量相約,但地點換在歐洲或者美國,不在鐵幕裡面爆炸,其實傷亡會可控得多。
這是因為核電廠出意外後,蘇聯官方始終還是嘗試封鎖消息,導致附近的居民不知道要逃避幅射汙染,消防員又若無其事進去現場救火。這些人沒有給爆炸波及,但過兩天就會因為幅射而慘死。
雖然事故發生後 36 小時內,政府設立初步隔離區,撤離了幾萬人。生態汙染之外(當時的幅射雲甚至去到西歐),事件造成的死亡人數無法確定統計,因為蘇聯將其視為政治事件來處理。事實上一直有人認為,蘇聯倒台最後一根稻草,其實是因為這宗核電廠事件。其他國家都可能有過核事故,但如果災難發生於鐵幕之內,人們處理災難的效率就很低,災難的為禍會更大。
鐵幕欠缺通報效率和資訊透明。有人因為傳播資訊而被指「傳謠」遭打壓,令問題不斷擴大。
這其實都是蘇聯專制所產生的必然結果,也是專制所獨有的低效率。固然他們舉國體制的時候,連美國也忌她三分,心生恐懼,可是另一方面,鐵幕的弱點也不少。
從遠的環境汙染,到近的傳染病,事情在鐵幕中,總是會產生更大傷亡。凡事都是辯證的,可說兩面的。就像網紅「赴中旅遊」、輿論界談中國模式,都有一種「專制效率論」的迷思,彷彿我們專制了,政府做事就會有效率,人們就會獲益。在現實中,集權的方便也有兩面性,集權模式是有其長處,但副作用(應對危機的能力下降乃至消失),也往往是由一般人民分擔。越無權的越可能要分擔。
就像劉慈欣《三體》裡歡迎外星人的秘密組織,也有理想,他們對地球人失望、痛恨同胞,希望有一個外力降臨,改變規則,但他們理解三體人嗎?當然他們其實並不理解。
※作者為香港評論者/作家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