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監控?滙豐銀行將在全球據點大規模增設「監視器、數位門禁」
根據《路透社》取得的內部文件顯示,規模最大的歐系銀行「滙豐銀行」(HSBC)計劃透過增加更多監視器與生物辨識進出系統,加強對員工與建築的監控,並將此措施推行至全球各據點。遭各界質疑企業可能有過度監控員工的疑慮。
據《路透社》報導,作為其「全球安全策略」(global security strategy)的一部分,該銀行計劃在位於倫敦市中心的新大樓內,將監視器數量增加至現有規模的4倍。該新址約為其位於金絲雀碼頭(Canary Wharf)現有辦公室面積的一半,根據滙豐防護安全團隊於2025年5月的內部簡報顯示,這項計畫將在新大樓實施。
根據簡報,新倫敦大樓預計將安裝約1754支監視器,相較之下,目前位於倫敦金絲雀碼頭的滙豐全球總部僅安裝約444台。此外,該行還計劃將新大樓的生物辨識讀取器數量翻倍,從350台增加至779台。
根據這項首次披露的計劃,滙豐在英國及美國等地的高級別大樓出入,將基於生物驗證,包括完整手掌辨識(full-hand recognition)。簡報文件顯示,出入亦可採取「數位化」方式,員工將需使用個人手機作為門禁憑證。
滙豐是歐洲資產規模最大的銀行,全球僱用超過21萬名員工,其中超過3.1萬名位於英國。多數員工預期需使用安裝了公司軟體的個人手機以進入辦公室。據熟悉政策的人士透露,此措施已引發部分員工的反感。截至去年底,多數英國員工尚未遵守該行自2022年起推行的生物辨識與數位門禁政策,部分原因正是來自內部的反對。
滙豐發言人向《路透社》表示:「我們員工的安全與保障是滙豐一切行動的核心。我們會定期對每棟建築進行風險評估,並根據已識別的風險與漏洞,持續投資最新尖端科技,依照業界標準保護我們的同事、客戶與訪客。」
根據2025年5月的簡報,滙豐新倫敦大樓的加強版影像監控,將包括在交易樓層的出入口安裝攝影機,並引入人工智慧分析功能。知情人士透露,新倫敦大樓監控系統的初期部署預算最近增加了3倍,達到約1,500萬美元。
簡報還指出,金絲雀碼頭大樓的「盜竊事件」顯示「有必要在辦公樓層增設更多閉路電視功能」,且最新的「犯罪數據」顯示,新辦公室1英里範圍內的事件(包括入室竊盜)有所增加。知情人士補充,滙豐內部的竊盜事件多為輕微案件。
隨著混合辦公模式的興起,以及科技進步讓管控手段更加先進,企業對員工的監控正持續增加。尤其是銀行業,為了確保高度受監管的業務部門遵守行為規範,更加強了監控力度。各國的隱私法規則決定了企業可監控的範圍。
根據倫敦智庫「公共政策研究院」(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2024年5月的1份報告指出,新科技所帶來的廣泛監控,引發了對員工權益與福祉的擔憂。
知情人士透露,該銀行的安全專案由全球防護安全主管馬切納(Diane Marchena)負責,並向營運總監懷特(Suzy White)匯報。但馬切納與懷特均拒絕對此事發表評論。
《路透社》取得的另1份文件顯示,滙豐從至少2024年起便與以色列科技公司「Octopus」合作,在英國與香港採用其部分監控工具,並計劃進一步擴展。該行計劃今年將Octopus的工具推行至印度與墨西哥等國家。
以色列是全球主要的監控技術出口國之一。Octopus表示,其監控工具銷售至28個國家。其技術曾被以色列政府用於監控部分以色列城市,以及用於希臘薩摩斯島(Samos)由歐盟資助的難民營。對此,Octopus未回應《路透社》的電話與電郵查詢。滙豐發言人則表示,該行不會評論其供應商與合作夥伴。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