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台立場惹怒北京 立陶宛銀行遭中國制裁引發歐盟反彈
歐盟14日敦促中國撤銷對立陶宛烏爾博銀行和馬諾銀行的制裁,批評此舉毫無正當理由,只是為了報復歐盟近期懲處兩家協助俄羅斯規避制裁的中國銀行。雖然這兩家立陶宛銀行並未在中國營運,制裁的影響有限,但這起事件凸顯由於北京支持俄羅斯,還有立陶宛與台灣的關係密切,歐中關係正持續惡化。
美聯社報導,歐盟14日呼籲中國撤回對兩家立陶宛銀行實施的制裁,並稱此舉毫無正當理由。
北京本周宣布,針對烏爾博銀行(Urbo Bank)與馬諾銀行(Mano Bank)採取措施,以報復歐盟對兩家中國銀行的制裁。由於這兩家立陶宛銀行並未在中國營運,北京此舉主要具有象徵意義。這場以牙還牙的行動凸顯歐中關係因北京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持續惡化。
在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歐盟執委會發言人吉爾(Olof Gill)為歐盟對中國銀行的制裁辯護。他說:「中國必須尊重我們所指出的問題。我們的制裁是盡量削弱俄羅斯戰爭機器效能的核心手段。」他表示,歐盟委員會不認為中國的反制措施「有任何正當理由或基於事實」,因此歐盟呼籲中國立即撤銷這些措施。
歐盟最新1輪對俄羅斯的制裁方案於7月通過,並於8月9日生效,包括對黑河農村商業銀行和黑龍江綏芬河農村商業銀行的制裁。歐盟指控這些銀行提供加密資產服務,協助莫斯科繞過限制。
在說明對立陶宛銀行制裁的理由時,中國商務部表示,歐盟對中企的制裁對歐中的經貿關係和金融合作「造成嚴重負面影響」。立陶宛銀行及政府表示,雖然這些制裁出乎意料,但實際影響不大。
立陶宛央行13日聲明指出,根據初步評估,這項決定不會對本國金融體系或銀行本身的業務活動造成重大影響,因為上述銀行的商業模式主要專注於本地市場。烏爾博銀行行政主管阿爾勞斯卡斯(Marius Arlauskas)也表示,由於該銀行與任何中國個人或法人沒有任何業務往來,這項制裁對烏爾博銀行的營運及審慎監管規範的執行,將不會產生影響。
在這起事件中,中國鎖定的是與北京外交關係格外緊張的立陶宛銀行,因為立陶宛與台灣關係密切。
立陶宛多年來屢屢觸怒中國。2021年,由於允許台灣在首都維爾紐斯設立代表處,北京隨即驅逐立陶宛大使。台灣長期積極深化與波羅的海三小國的往來,並以它們曾在威權統治下的歷史經驗,以及對多黨民主和自由價值的堅持作為連結基礎。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