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戰超高齡社會 國泰醫院邀國內外專家探討整合性全人照護
為因應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國泰綜合醫院日前舉辦「整合醫學品質國際研討會」,邀請重量級國際衛生專家包括國際健康照護品質協會(ISQua)執行長Dr. Carsten Engel與候任主席Dr. Ellen Joan van Vliet來台發表專題演講,盼透過國內外經驗分享與專業對話,共同探討在超高齡社會中,如何透過整合照護、科技創新與品質提升,打造更友善、更有韌性的健康照護體系。
隨著台灣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長照3.0、健康老化、在宅醫療,以及發展以社區為基礎的整合照護模式,已是當前的熱門課題,也是國家重要的發展方向。面對人口老化及醫療照護的轉型挑戰,國泰醫院日前舉辦「整合醫學品質國際研討會」,邀請重量級國際衛生專家來台發表演講,衛福部長邱泰源、台灣醫院整合醫學學會理事長盛望徽也特別出席。
ISQua執行長Dr. Carsten Engel在會中分享外部評鑑(醫療機構認證)在全球的重要性。他指出,過去幾十年來,醫療評鑑主要著重在是否遵循流程、符合專業標準,而現在「照護品質」的定義更加多元,除了病人滿意度、個別健康,也開始納入「地球健康」與「永續性」等更宏觀的觀點。他強調,未來醫療不再侷限於醫院,而是走入社區與居家,加上AI與數位科技的應用,將大幅改變醫療服務模式。他也分享ISQua如何運用科技提升評鑑效能,協助各國邁向更高品質、更有彈性的健康體系。
Dr. Ellen Joan van Vliet則以「整合性的全人照護達到優質照護」為題,分享荷蘭兩家教學醫院的實際做法。她表示,當醫護人員能在安全、互信的環境下發揮主動性,不僅工作更有意義,也可提升病患的參與感;透過簡單、有效的溝通與團隊合作,照護品質自然提升,病人也更能感受到被傾聽、被尊重。
國泰醫院指出,此次研討會主軸聚焦在不同層級醫療的整合與品質促進,強調各個醫療照護層面包括急性期、慢性期、長照、精神醫療或在宅醫療,皆應重視品質;國內專家也在會中分享多項實務經驗,包含在基層診所與區域醫院間建立無縫轉銜制度、發展以功能導向的長照服務設計,及推動社區醫療資源共享等創新作法。
國泰醫院表示,此場研討會不僅為台灣醫療界與國際權威建立起深度對話的橋梁,更呼應國家面對高齡化、慢病共病與多元照護需求的策略方向。國泰醫院院長簡志誠指出,該院未來將持續推動「以人為本、跨域整合」的照護理念,協助實踐永續且有韌性的健康照護體系,讓每位民眾都能獲得持續且有品質的照護支持,安心老化。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