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標了!花蓮募款6天破6.88億 第一名出爐
花蓮光復鄉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大規模停水及災情,消息傳出後,全台各地民眾、企業紛紛響應賑災行動。短短6天,衛福部所轄公設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宣布「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專案募款」金額已經突破6億8,816萬元,遠遠超過原先設定的5億元目標。
賑災基金會表示,該專案於9月25日正式啟動,截至9月30日23時59分止,已累計募得新台幣6億8816萬629元,捐款筆數高達22萬5998筆。其中單筆最高額來自全聯實業公司捐贈的1000萬元,此外還有4筆500萬元、10筆300萬元,以及總計58筆100萬元以上的大額捐款,展現各界愛心。
該專案25日啟動,截至30日23時59分止,累計募得新台幣6億8816萬629元。(圖/翻攝自賑災基金會)
從捐款方式來看,Line Pay成為最大宗,累計金額達新台幣2億1738萬3800元,捐款筆數更超過15萬筆;其次為自動化設備與臨櫃匯款,金額達4億473萬7098元;四大超商捐款則達6603萬9731元,共有3萬2607筆。
其中單筆最高額來自全聯實業公司捐贈的1000萬元。(圖/翻攝自賑災基金會)
至於捐款方式,民眾可透過銀行、ATM、外匯帳戶、四大超商及LINE Pay 等多元管道進行,跨行轉帳手續費也將由金融機構退還。
防疫三保
另外,疾管署27日也提醒,當地民眾及投入重建人員、志工,清理環境時落實「裝備保護、飲食保護、清潔保護」防疫三保,避免傳染病威脅。
一、裝備保護:
清理時切勿赤手赤腳、穿拖鞋,以及直接接觸污水、污泥或災害廢棄物,務必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避免被生鏽器物(如鐵釘、鐵片等)刺傷或割傷,以防感染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破傷風等傳染病。如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痛、腹痛、腹瀉、黃疸、倦怠等症狀,請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接觸史、受傷原因及傷口污染情形,以利醫師診療。
二、飲食保護:
水災地區蓄水池如遭污水侵入,應確實清洗、消毒後再蓄水;食物飲水要煮熟煮沸,食物保存過久或變質(泡過水或解凍過久等)請勿再食用。
三、清潔保護:
戶外區域可用市售含氯漂白水稀釋50倍(200cc加10公升水)噴灑庭院、水溝等潮濕處;居家環境可用市售含氯漂白水稀釋100倍(100cc加10公升水)擦拭或刷洗地板、牆壁、廁所等處;廚具及餐具應煮沸消毒或用10公升清水加40毫升漂白水浸泡30分鐘稀釋進行消毒,並以清水沖洗乾淨後再使用。同時應注意手部清潔,依「濕、搓、沖、捧、擦」五步驟正確洗手;如暫時無法取得清水,且手部無明顯髒污,可改用酒精含量75%的乾洗手液清潔雙手。
疾管署說明,收容所疫情監測顯示未有特殊疫情及群聚事件發生;後續持續與花蓮縣政府衛生局通力合作,監視災後傳染病情形,提醒民眾如有不適症狀請儘速就醫,醫療院所如發現疑似病例請加強詢問相關接觸史並立即通報,以利相關單位採取防疫措施,以減少傳染病散播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