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金主超人」不手軟!賑災基金會花蓮善款破22.5萬筆、衝上6.8億

太報

更新於 11小時前 • 發布於 12小時前 • 游騰傑
洪水重創花蓮光復鄉,各地搜救隊馳援。資料照。新北市消防局提供

賑災基金會今(1)日公布「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專案募款」最新進度,累計已收到捐款破22.5萬筆、募得超過新台幣6.8億元。

衛生福利部所屬賑災基金會在行政院指示下,自9月25日啟動「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專案募款」,原訂一個月內籌得5億元,未料短短5天就達標,創下歷來最快紀錄。今傍晚公布最新進度,截至9月30日,專案已累計收到22萬5998筆捐款,總金額達6億8816萬629元,其中捐款超過百萬元的大額善款共有58筆。

賑災基金會表示,善款運用方式將分為「法定賑助」、「災民生活支持」、「專案賑助」三個類別。其中法定賑助方案,適用樺加沙風災及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害,配合行政院「從優」、「從速」原則辦理;災民生活支持(包括但不限於安遷、租屋、淹水救助(含土石流)、醫療補貼、生活安頓、失依賑助等項目)及專案賑助部分。

賑災基金會說,行政院刻正擬定復原重建方案,為避免重複給付,基金會將待行政院方案確認後,依專款專用、公開透明、不重複給付及效率公平等原則檢視調整,並同步公告應備資料及申請方式以迅行辦理。因募款產生之行政、人事等作業費用,概由賑災基金會自行支出,不使用本次募得善款。

賑災基金會公布截至9月30日止募得款項。賑災基金會提供
賑災基金會公布截至9月30日止募得款項。賑災基金會提供

**募款資訊:

本次「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專案募款」係以衛部救字第1141363035號核發之勸募許可執行,專案勸募期間為114年9月25日~114年10月24日止,為期一個月,預募金額為新台幣5億元,捐款管道分列如下:

一、匯款

戶名: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

銀行名稱:土地銀行 長春分行(005)

銀行帳號:102-005-201-966

民眾可經由銀行匯款、ATM匯款或線上匯款方式捐款,免收跨行交易手續費;倘有部分金融機構因資訊作業調整不及,先扣收手續費者,將自動於交易日之次月底前返還至捐款帳戶。

二、外匯:

SWIFT CODE:LBOTTWTP102

NAME:Taiwan Foundation for Disaster Relief

ACCOUNT NO:102-005-201-966

BANK NAME:LAND BANK OF TAIWAN CHANGCHUEN BRANCH

ADDRESS:No.156, Changchuen Rd., Zhongshan District, Taipei City 10459, Taiwan(R.O.C)

三、四大超商:

自9月25日(四)上午九時起,民眾可至7-ELEVEN的ibon機台、全家便利商店的FamiPort、萊爾富的Life-ET、OKmart的OK‧go機台進行捐款,捐款名稱:「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專案募款」。

四大超商所募得款項將於募款期滿後匯入前述專用帳戶,如因應金融機關作業提前關閉,將以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對外公告為準。

四、LINE Pay(114年9月25日下午1時起)::

自9月25日(四)下午1時起,可進入LINE Pay 主頁後選擇「愛心捐款」平台,點選「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專案募款」進行捐款,可選擇已綁定之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台北富邦銀行、聯邦銀行及台新銀行信用卡、簽帳金融卡進行捐款,也可選用LINE POINTS點數支付完成捐款。

本次募款專案設定目標為新台幣5億元,所募得款項專款專用。因募款產生之行政、人事等作業費用,概由賑災基金會自行支出,不使用本次募得善款。後續款項運用將在符合前述原則下受理公私部門申請,由本會嚴格審查、儘速執行,募款結束後,依規定進行公開徵信,並公開款項支出清單,嚴謹遵守募款責信原則。

另為解答捐款民眾相關疑問,賑災基金會與程曦資訊合作,開立專線電話(02)77028028,於9月26日上午九時開通,接聽時間為每日上午九時至晚間九時,民眾如有任何問題,請來電洽詢。**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10月新制懶人包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達標了!花蓮募款6天破6.88億 第一名出爐

EBC 東森新聞
02

竹北家樂福10月底熄燈!營運近30年將畫下句點 在地人不捨喊青春回憶

鏡週刊
03

7-8月統一發票中獎清冊出爐!17人中千萬特別獎 最低僅花15元

台視
04

北北桃YouBike下班大當機!新北交通局:超過4小時將開罰

太報
05

以為爽翻?10月三連假是假象 上班族見真相秒心死

CTWANT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