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大學生醫創新研發亮相 肝腎胜肽技術登亞洲生技大展
2025亞洲生技大展正在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展出,東海大學產學與育成中心推出2項開發產品及多項專利技術,展出涵蓋肝腎疾病、代謝與記憶力保健等健康領域的創新技術,針對亞洲地區肝損傷病例逐年攀升所開發的胜肽產品,已獲得美國與日本專利肯定,備受矚目。
東海大學產學與育成中心攜手桓康生醫、校內教師及研發團隊,聯合參與亞洲生技大展,東海研發處研發長林惠真表示,東海近年不僅致力專利技轉,更逐步建立產業化輔導機制,將專利技術轉化為產業實務應用,今年展出主要由畜產與生物科技學系教授謝長奇透過人工智能3D構型運算與自動對接研發CDPs+ (Cross-Domain Peptides Plus)跨域胜肽,分別應用在毛髮新生、代謝疾病、異位性皮膚炎、骨損傷修復、腎病變等,目前已通過超過10項中華民國專利,並有至少3項順利技轉,現場亦有產品展出。
林惠真指出,其中針對亞洲地區逐年成長的肝損傷病例所研究開發之「雞肉水解物用於治療或預防藥物性肝臟損傷之用途」以及「新穎小分子胜肽及其用於抗代謝相關脂肪肝疾病之用途」,極具商業化前景,甚至獲得日本及美國專利。同時,化學系教授龍鳳娣與研發團隊亦成功研發出多種功能性胜肽,包括疾病檢測、抗菌及抗癌胜肽,並已取得美國、日本等國家專利。
除教師研發成果,東海所執行之精準健康產業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早期也支持博士班學生創立「桓康生醫」,榮獲創新創業相關競賽獎項,學生針對台灣的藥用植物、菇菌類、真菌類進行功效研發的成果「細葉山艾、艾葉萃取物及麥角硫因」為保健食品功效性原料,在疫情期間不僅開發出肺部及上下呼吸道保養的產品,並與東海大學、中興大學進行產學合作,其中研發自菇菌類萃取的麥角硫因,經動物實驗證實可提升記憶力。
研發長林惠真說,此次展出多項生醫保健相關專利,期待與外界有更多專利技轉與產學合作機會,透過校內與科研產業化平台的合作推廣,也持續推動教師科研技術商業化、事業化發展,並同步增進人才培育機會。(寇世菁報導)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