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英特爾!川普密會陳立武提議「政府砸錢入股」,國家隊模式激勵股價飆漲7%
重點一:川普政府擬入股晶片大廠英特爾,藉以強化美國本土晶片產業。
重點二:受入股消息激勵,英特爾股價單日飆漲逾7%,創下近半年新高。
重點三:繼稀土與鋼鐵業後,此計畫再次展現川普政府為對抗中國,不惜以國家力量直接投資關鍵產業的「國家隊」戰略模式。
據知情人士透露, 美國川普政府正與晶片製造大廠英特爾進行深入談判,計畫由政府直接收購該公司部分股權,以確保英特爾在俄亥俄州的關鍵晶圓廠擴建計畫得以實現。 此舉不僅反映川普政府積極干預科技產業的政策方向,也突顯美國在全球半導體競爭格局下,急欲拉攏英特爾扮演「國家隊」角色。
這項消息源於本週川普與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的會面,儘管具體入股規模與細節仍在協商,但已帶動英特爾股價週四大漲7.4%,收在23.86美元,公司市值達到約1044億美元(約為新台幣3.13兆元)。
根據《彭博社》報導,英特爾雖未正面回應,但強調支持美國科技與製造業領導地位;白宮發言人則表示,相關討論暫屬臆測,須待正式宣布。
挽救財務困境,確保俄亥俄州設廠
作為半導體產業的先驅,英特爾近年面臨市佔率流失與技術優勢不再的雙重打擊,財務狀況陷入困境,不得不進行大規模的成本削減與裁員。其前任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曾高調宣布將在俄亥俄州打造「全球最大晶圓廠區」,作為公司重振計畫的核心。然而由於財務問題,首座位於新阿爾巴尼(New Albany)的工廠,將在2030年至2031年間開始營運,比原定時程延後至少5年。
自今年三月接任的陳立武,更聚焦於整頓公司財務。川普政府的資金挹注,無疑將為英特爾的財務狀況及俄亥俄州廠的未來提供一劑強心針。有趣的是,就在一週前,川普還曾因陳立武過往與中國的關係而公開呼籲撤換他,此次的會面與入股談判,顯示雙方關係出現重大轉變。
「國家隊」模式再現,美中科技戰略升溫
川普政府此次對英特爾的直接干預並非首例,而是其為對抗中國、扶植國內關鍵產業冠軍的整體戰略之一。 此前,美國政府已介入美國鋼鐵公司(United States Steel)的收購案,並透過國防部以前所未見的方式,收購稀土生產商 MP Materials 約4億美元(約為新台幣120億元)的優先股,成為其最大股東。
消息人士指出, 英特爾的交易可能參照「MP Materials 模式」 ,結合政府的股權投資、訂單保證、貸款以及私人融資,為計畫提供「世界最強信用機構」的背書。
英特爾財務困境與技術落後
英特爾近年來營運壓力沉重,市值自2020年高峰的2,880億美元(約新台幣8.65兆元)急縮至1,040億美元(約新台幣3.12兆元)。2025年第二季更出現29億美元(約新台幣872億元)虧損,主因包括AI晶片市場失利、代工業務擴張不順,以及新廠投資延宕。
儘管政府入股有助資金面,專家普遍認為英特爾的技術落後於台積電、三星等競爭對手,短期內難以扭轉產業格局;美國政府此舉亦被解讀為基於國家安全考量,意圖打造第二供應來源,降低對台積電等海外廠商依賴,強化本土產業韌性。
延伸閱讀:「次等技術沒人要!」英特爾前CEO質疑陳立武路線:沒客戶就不投資14A,根本笑話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 李先泰
延伸閱讀
搶到AI眼鏡獨家首賣,台灣大為什麼要做「非典型」業務?3大盤算瞄準百萬級市場!
CoWoS幕後推手!台積電一部門跑逾1萬次「3D IC模擬」,Ansys為何是省錢神隊友?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
顯示全部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