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剖析《鬼滅》魅力!炭治郎成最大療癒角色原因曝光
劇場版《鬼滅之刃 無限城篇 第一章 猗窩座再襲》,自8月8日父親節全台上映,短短三天便創下票房1.7億的成績。許多人走出電影院時,不只記得震撼的戰鬥畫面,更被角色身上那份無可取代的情感力量深深打動。有人說,看炭治郎與夥伴們面對險境,就像看著自己在現實生活中如何穿越難關,甚至因此獲得重啟人生的勇氣。
喜愛角色是內心的鏡子
專業諮商心理師林萃芬出版《洞察鬼滅之刃暗藏的心理現象》(時報出版)書中提到,觀眾喜歡的角色,其實是內心世界的一面鏡子。喜愛的特質,可能正是我們擁有並想延伸發揮的,也可能是自己缺乏、渴望獲得的能力與情感補償。她在諮商過程中,常透過詢問來探索當事人的心理特徵與內在動力,了解他們喜歡哪些角色、欣賞哪些特質、佩服哪些行動,而這些答案往往就是心理療癒的起點。例如:
竈門炭治郎
像心理師一樣擁有源源不斷的正向能量,會同理每個人的處境,即使是正在傷害自己的鬼也不例外。
我妻善逸
成長的過程中,曾經失去對自己的掌控,常常淹沒在強烈的焦慮、恐慌的情緒中,以至於當善逸感到驚恐的時候,他就會瞬間退化成一個沒有自信、不知所措的受傷小孩。
嘴平伊之助
被野豬養大,從小缺乏「自我」與「超我」的訓練,也因此,剛開始伊之助的行為非常殘忍粗暴,自從跟竈門炭治郎在一起後,他潛移默化吸收「自我」與「超我」的特質。
竈門禰豆子
看到禰豆子就會聯想到思覺失調的當事人,他們大多數人就像禰豆子一樣,靜靜地待在箱子裡,默默無害的努力生活著。禰豆子嘴上的竹片,就像精神科的藥物,能夠讓他們保持穩定、安全的狀態。
圖片來源:木棉花@Facebook
炭治郎的成長背景與人格養成
在所有角色中,炭治郎的吸引力特別強大,他像心理師一樣擁有源源不絕的正向能量,能同理每個人的處境,支持並欣賞夥伴,鼓勵他們撐過難關,甚至對傷害自己的「鬼」也能抱持同理與尊重。這種特質的養成,與他的成長環境息息相關。
炭治郎的父親雖體弱多病,卻以樂觀心態帶領家人,教他用「呼吸法」在極寒中堅持,並在臨終前示範「通透世界的技巧」,秒殺巨熊,將耳飾與智慧一併留給他。母親在失去伴侶後,仍以感謝與耐心照顧六個孩子,並在寒冬中教弟妹理解哥哥賣炭的辛苦。這樣情感豐富、互相支持的家庭氛圍,讓炭治郎從小培養了責任感、耐力與樂觀。
圖片來源:木棉花@Facebook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長子往往承接父母的價值觀與期望,早早學會扮演多重角色,玩伴、老師、照顧者、小幫手。炭治郎完全展現了這些特質,也因此在全家遭鬼舞辻無慘殺害後,即使悲痛,仍以「努力」為座右銘,守護變成鬼的妹妹禰豆子,同時尊重每一條生命。
林萃芬指出,《鬼滅之刃》打動人的核心,是「無條件接納的愛」。即便禰豆子變了,炭治郎依然拼命守護她,不離不棄。這與現實中許多人所經歷的「有條件的愛」形成鮮明對比,必須乖巧、達成目標、成績優異,才會被愛與肯定。無條件的愛能帶來真正的安全感,讓人敢於真誠面對自己與他人,也更能在困境中保持善意。
圖片來源:鬼滅之刃@X
炭治郎的五種愛的語言
這份愛,炭治郎透過「五種愛的語言」充分展現:
01.肯定的言語——經常稱讚、鼓勵,並真誠表達感謝。
02.服務的行動——為妹妹與夥伴奔走,也為陌生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03.真心的禮物——不求昂貴,重在用心與實用,例如將唯一的飯糰送給餓著肚子的善逸。
04.精心的時刻——全心全意陪伴所愛之人,不讓妹妹落單。
05.身體的接觸——擁抱、摸頭,用肢體語言傳達肯定與關愛。
《鬼滅之刃》的魅力,不僅是動作與畫面的震撼,更是它在故事背後,觸及了人類最深層的情感需求,被愛、被接納、被理解。當觀眾在電影院落下的淚水,很可能是在為自己的渴望而哭泣。
博客來/誠品
書名:洞察鬼滅之刃暗藏的心理現象:解析角色人格特質,探索天賦潛能,培養穿越險境的內在勇氣
作者:林萃芬
出版社:時報出版
延伸閱讀:
看《鬼滅之刃》電影伸鹹豬手!初音coser遭性騷,色狼否認,網怒:直接讓全場燈亮
鬼滅電影幾歲能看?小編神回「20張圖卡」1天破5萬人按讚笑翻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