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炎上成常態、公關危機並非偶然?品牌如何在社群戰場「轉危為機」?

食力 foodNEXT

發布於 09月18日16:00 • 食力FoodNEXT

在當今台灣餐飲與零售產業的社群溝通中,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已不再只是單向的行銷宣傳,而是隨時可能引爆輿論風暴的戰場。社群平台的即時性、擴散效應與情緒傳染力,都可能讓一句失言、一部爭議短影音、一篇問題文案,在數小時內從個案擴散成品牌形象危機。

品牌危機不再是偶發 誰又能全身而退?

近年台灣餐飲與零售業的社群經營中,危機已不再是單一的突發事件,而是高頻率、持續被放大的社群常態。當消費者將日常的不滿、疑慮,甚至小編的玩笑與不慎用語,都能透過截圖、轉發成為數萬人討論的話題時,品牌若缺乏系統性的危機管理能力,幾乎難以全身而退。

我過去分析公共關係的經營,到現在社群時代的策略觀點來看,危機處理的成敗,直接反映企業內部決策流程、價值觀一致性,甚至因為危機也常品牌自己引起,所以內控的機制也更顯重要。

不小心就中招 品牌最怕的12種公關危機!

《創新好商機:強化品牌優勢的未來獲利策略》一書指出,台灣社群常見的危機類型,我進一步整理在社群媒體上的常見原因,包括12大類:

1、小編或公司團隊失言:用詞不當、冒犯特定族群或敏感議題,如性別、族群、政治,引發網友炎上。

2、行銷文案出包:文案抄襲、誤植、隱含歧視或不當暗示,造成品牌形象受損。

3、錯誤資訊引用:小編或品牌帳號分享未經查證的新聞或數據,引來專業人士糾正與批評。

4、時事蹭錯邊:趁熱門事件發文,卻立場錯誤或用梗不當,例如拿災難開玩笑,被質疑冷血。

5、消費者抱怨失控:顧客在社群投訴服務或產品問題,品牌回覆太慢、太硬或推卸責任,導致二次公關危機。

6、合作代言人翻車:合作藝人或網紅爆出醜聞或負面新聞,品牌被連帶影響。

7、社群活動設計不良:抽獎或活動辦法設計有爭議,如黑箱、灌票、獎品縮水,引發網友怒批。

8、廣告內容歧視:廣告素材出現對某族群、性別、年齡的刻板印象或歧視,被批不符社會價值。

9、隱私外洩:不小心公開消費者個資或訂單資料,造成個資疑慮。

10、敏感政治議題:品牌過度政治立場表態,或被認為立場激進引發爭議。

11、員工內部爆料:前員工或內部人員在社群匿名爆料黑歷史,引發外界關注。

12、危機回應緩慢:爆發危機後長時間不回應,讓謠言擴散,社群輿論反噬。

刪文道歉救不了 品牌危機愈燒愈旺!

回顧台灣近年的社群危機案例,從月餅發霉事件、品牌與爭議網紅的合作爭議,到飲料品牌的店員惡搞衛生影片外流、品牌的職場性侵申訴,以及美妝品牌廣告因性別刻板印象、母嬰品牌的錯誤資訊分享等遭炎上,這些事件都凸顯社群上的危機無所不在。

我之前在分析雪坊與微熱山丘案例時特別指出,微熱山丘雖快速下架產品,若能在第一時間同步公開檢測進度與供應鏈改善措施,信任重建的效率將大幅提升。雪坊雖迅速切割合作對象,卻因小編/高層主管回應語氣不當引發二次風暴,顯示危機溝通口徑若未經法務把關,極易讓公關止血的目標功虧一簣。

我過去就常在公關危機的課程強調,危機管理必須從組織文化與內部流程著手,而非僅靠事後公關聲明。更值得警惕的是,許多危機的源頭並非重大事故,而是日常營運中被忽略的「小編用語管理」與「領導者自制」。

某連鎖超商小編在Threads上使用「蠻唐的」、「你最小」等輕佻用語,甚至疑似歧視身心障礙者,雖看似無意卻引發歧視弱勢族群的疑慮,最終品牌只能刪文道歉,形象受損。

餐飲業尤其容易因惡搞的內部短影音引爆危機,店員嬉鬧影片、食材處理不當畫面、產品發霉照片,一旦流出,因其具體、直觀、易於轉傳,往往在社群中形成情緒共鳴,迅速催化怒火。

品牌若僅以「停業處分」回應,雖能暫時止血,但若未同步公開員工再教育計畫、後場行為守則、或設立可驗證的改善進度報告,消費者仍難以重建信心。

因此企業應落實,內部管理機制與危機模擬演練,並納入社群媒體的規範守則。讓前員工爆料或內部疏失能在第一時間被透明化處理,而非被動等待輿論爆發。

另外有些社群危機,則起因於「資訊真實性」與「價值觀敏感度」。奶粉糖分爭議、手搖飲品牌乳源標示不清、美妝零售品牌廣告製造容貌焦慮等事件,皆因品牌在傳遞資訊時忽略專業查證或社會價值演變,導致消費者質疑其誠信與同理心。

其實任何誇大宣傳或刻板印象,都可能引發社群集體反彈,品牌若能在社群行銷時上建立品牌道德與規範標準,並在危機發生時主動提供第三方檢測報告或專家背書,將有助於重建信任。

企業危機管理的最後一課:轉危為機

總結來說,危機的共同特徵在於往往不是「意外」,而是「系統性管理問題」的結果。像是缺乏內部審查機制、忽略員工教育訓練、低估合作對象風險、漠視消費者情緒變化。

因此,品牌若能有常態的教育訓練與內部溝通、定期模擬危機情境、培養高層危機意識,並在事後落實檢討與制度修正,在危機來臨時才能不只是「止血」,更能「轉危為機」,甚至透過透明與誠意,贏得比危機前更高的社群好感度。

【本文獲王福闓授權刊登,原文標題:《與公關危機共舞,餐飲零售的社群大冒險》】

【本文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從雪坊合作爭議到微熱山丘月餅發霉 誰的公關危機止血方法更奏效?
全球最大連鎖速食品牌遇上公關大危機!美國Subway顧客滿意度持續下跌,該怎麼救?
Threads成為流量密碼、八曜小編獨特風格爆紅!手搖飲品牌如何在社群熱度中突圍而出?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普發現金懶人包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特展作品遭志工誤認髒汙擦拭 基隆文觀局致歉

中央通訊社
02

苗栗公園驚見525萬金條、10萬現金!失主身分曝光

民視新聞網
03

健保補充保費將大修!三大變革擬116年上路 股利利息改「年度計算」衝擊480萬人

NOW健康
04

洗菜別再加鹽!譚敦慈揭「最神1招」 蟲卵、農藥全清光

三立新聞網
05

【圖解新聞】搶吸普發現金客戶 各銀行抽獎送錢狂加碼

LINE TODAY
06

日本超紅失眠救星「無羊枕頭」美式賣場開賣 醫:非人人適合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