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一種能從愚蠢裡學習的優雅方法」──專訪《人生不踩雷的藝術》作者魯爾夫.杜伯里
筆訪/犁客;筆答/魯爾夫.杜伯里
Q1:《人生不踩雷的藝術》以反例提供人生建議。在決定出版這本書之前,您對「提供人生建議」的書有什麼觀察或心得?您認為這類書籍有什麼存在的必要?有什麼顯而易見的缺點?
我對所謂的成功學書籍抱持著一種矛盾的態度。這些書大多聲稱一些方法或原則,時而奏效,時而不然。比如,它們鼓吹要有冒險精神。確實,有許多人曾經冒險——例如創辦一間高風險的公司——最後運氣很好地成功致富;另一方面,也有數千位的創業者與投資人同樣勇於冒險,卻因此走向破產。而媒體卻總是關注那些成功者,對失敗者則隻字不提。
因此,成功者的冒險精神就突然被視為通往成功之道上的關鍵——即使事實並非如此。相較之下,失敗導致的損失、崩潰或困境,往往可以指出非常具體的原因。
Q2:《人生不踩雷的藝術》出版之後,您有收到什麼令您印象深刻的讀者回饋嗎?這本書獲得的迴響,與您先前的書有什麼不同嗎?
很多讀者一開始會有點疑惑,因為我在每一章開頭都以反轉、反諷的方式進行的,但讀完三、四章之後,大家都就開始明白了。
Q3:您居住過許多不同的國家與城市,以您的經驗來看,不同國家或不同文化,對於人類產生的行為或思考偏誤有沒有影響?您有什麼印象深刻的經驗嗎?遇到很難說服或溝通的人,您會盡力嘗試,還是會在什麼情況下停止?
我認為亞洲人比較不衝動行事。這是件好事,因為西方有很多人常以自我為中心,一旦受到一點自尊心的傷害就會情緒化地反擊,然後做出糟糕的決定。
如果有人很難被說服,我會很快放棄。畢竟,若是某人固執己見,那也不是我的問題。不過,那當然也有可能是對方是對的,而我錯了。在這種情形之下,我其實很容易被說服。
Q4:您認為您的人生是否實踐了《人生不踩雷的藝術》當中的提醒?您認為這些提醒有重要與否的排序嗎?如果有讀者想要用這本書來改進自己,您有建議的順序嗎?
不,我沒有推薦順序。這本書一共有五十二章,可能的排列組合有多達1067種,那可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後面還有67個零,也相當於我們銀河系的原子數量。所以,這本書的推薦順序就是我寫下的章節順序。
Q5:在您閱讀與人類行為及認知偏誤有關的資料當中,有沒有哪一次曾經讓你發現「啊這就是當時我沒能做好的原因」?有的話,是什麼樣的偏誤呢?
我絕大多數的錯誤都是自己犯下的。我最大的偏誤之一就是「過度自信」,也就是高估自己。我總是認為某件事情可以比現實情況更快、更輕易地完成。而我還在慢慢學習!
Q6:《人生不踩雷的藝術》裡列舉的建議,您自己最喜歡哪一則?為什麼?
可靠。可靠是最少被提及的成功因素之一。
Q7:有人認為現在是「閱讀」勢微的時代,您認為呢?關於「接收資訊」的方式,您認為「閱讀」有什麼特色和必要?
我認識的所有成功人士都是書蟲。閱讀是一種人生的飛行模擬器,可以從中學習他人的見解(和錯誤),而不必讓自己犯下相同的錯誤。簡單來說,閱讀是一種能從愚蠢裡學習的優雅方法。
Q8:您的閱讀習慣是如何形成的呢?有沒有哪種書是您認為大家最好少讀的?
市面上充斥著大量的垃圾書籍,一直如此。請確保只閱讀那些好書。原則上,一本書在市面上存在得越久,就越有價值。這就是「歷史的廢話過濾器」。想想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吧,這本小說已經存在150年之久,直到現在仍然能深入我們的內心、打動我們。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