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力爭投票權 民眾黨小草動向恐左右大罷免結果
民眾黨創黨主席柯文哲為爭取參與726罷免案投票,已委託律師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提出行政訴訟並聲請假處分。法院將於明日、選前一天裁定是否讓柯能在看守所內投票。此舉不僅是針對罷免程序的法律挑戰,更被視為對民進黨政治壓力的正面反擊。
柯文哲目前因涉及司法案件遭延押2個月,但家中仍收到罷免投票通知單,其戶籍設於台北市大安區金甌女中投票所,該區正是藍營立委羅智強遭罷免的戰區。民眾黨內高層紛紛表態力挺柯參與投票,強調不論他能否投票,「這一票」都是對民進黨「國家暴力」的最強烈抗議。
法律攻防三方案,看守所投票成焦點
柯的律師蕭奕弘提出三種替代方案,包括戒護外出、設立臨時投票所、或通訊投票。他強調,選罷法並未明定須「親自前往投票所」,而人身自由受限不應意味參政權被剝奪。
其中「看守所內設臨時投票所」被視為最具可行性的選項,無需大規模戒護行動,但台北市選委會及矯正署卻均持反對意見。矯正署認為,若開放柯文哲通訊投票,恐引發其他收容人相對剝奪感與爭議;而選委會則認為,衡量公共利益後並無假處分必要。
對此,民眾黨發言人張彤表示,柯文哲此舉不只是為個人權益,而是為捍衛更多受刑人及羈押者的基本參政權,並揭露行政機關長期漠視問題的現況。
高虹安成罷免核心戰場,民眾黨力保唯一執政席
在這波民進黨主導的罷免行動中,國民黨面臨的風險最大,除了本週的24席,還有7席也在823將進行三階投票立委,對於藍營來說是個重擊;而民眾黨因8席皆為不分區立委,在名單上未列入罷免對象,唯一執政席即為新竹市長高虹安。
新竹市不僅是柯文哲的故鄉,也是民眾黨地方執政的象徵,黨中央視其為守土重點。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與政策會執行長賴香伶持續奔走高雄、台中、新竹等地助選,高虹安本人也將於選前之夜與國民黨領袖韓國瑜合體出席凱道大型造勢晚會,進行最後衝刺。
黃國昌痛批,綠營發動「史無前例」的大規模罷免,就是要瓦解國民黨立委陣線,同時消滅民眾黨「關鍵少數」的國會制衡角色。他直言:「這根本就是不想被監督、不想讓其他政黨實現選前承諾的專政心態。」
藍白合作國會制衡命懸一線
目前立法院三黨未過半,藍白合計掌握絕對多數。但若國民黨被罷免超過6席,即可能導致藍白失去多數優勢,進一步讓民進黨取得過半席次。一旦如此,民眾黨的8席將喪失關鍵少數地位,在立法院內難以形成有效制衡,「關鍵少數」將變成「無足輕重」。
民眾黨核心人士表示,民進黨罷免藍營立委,不僅是削弱在野勢力,更是試圖打破藍白聯手監督政府的布局。他強調,「這不是選舉,而是政局生死戰。」
罷免戰場焦點:民眾黨選民將成關鍵變數
從全台政黨票分布來看,2024年大選中,民進黨得票36.16%,國民黨34.58%,民眾黨則拿下22.07%。在選區拉鋸接近如王鴻薇、徐巧芯等選區緊繃區域,民眾黨支持者是否出門投票、投下反罷免一票,極可能成為勝負分水嶺。
政界觀察人士指出,民眾黨支持者多為中間選民、年輕選民,過去不具藍綠強烈認同。這群人可能因柯文哲遭延押而憤慨,也可能對罷免行動不關心而缺席投票,構成極大變數。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政治學者在郭泓均接受《BBC中文》專訪指出:「民進黨與國民黨的動員都很強,但關鍵仍在民眾黨。」他分析,柯文哲個人總統選票高於政黨票,代表許多選民「投柯不投黨」。此次罷免選舉中,柯並未參與競選,這些選民是否願意再度出門,將成結果關鍵。
726罷免案,從原本的政治對決,逐漸演變成三黨角力的關鍵戰場。藍營拚保席、綠營求過半、民眾黨則站在「成王敗寇」的十字路口。
在投票率、民眾黨選民出席率、年輕選民動向多重變數下,這場罷免選舉已不只是對單一立委去留的審判,更是對未來國會權力結構的重新洗牌。民眾黨的選民,正握有左右這場政治博弈的最後鑰匙。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