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台灣米其林指南名單公布!419家餐廳上榜 「這城市」摘星數超越台南
邁入第8屆的《台灣米其林指南》,今年公布的完整名單涵蓋419家餐廳,相較2024年的343家大幅成長。除了台北(157家)、台中(63家)、台南(61家)與高雄(59家)之外,新北市(36 家)、新竹縣(21家)及新竹市(22家)納入評選,不僅顯示米其林版圖在台灣的擴張,更突顯台灣飲食文化在國際餐飲舞台上的能見度與影響力持續提升。
今年共有53家餐廳摘下星級榮耀,其中新增8家一星餐廳,另有3家餐廳從一星晉升二星。台灣的米其林綠星數量也來到7家,凸顯永續意識在餐飲業界的深化。
廚藝創新與在地食材,能否成為台灣美食的差異化優勢?
米其林指南國際總監Gwendal Poullennec指出,今年名單呈現客家料理能見度上升、在地小吃豐富,以及年輕廚師勇於突破傳統的現象。從食材運用到料理風格,台灣展現出兼具傳統與創新的特質,這將是台灣在全球餐飲版圖中脫穎而出的核心價值。
另外,今年台北共有3家餐廳由一星升至二星,連同原有的4家米其林二星餐廳:侯布雄、logy、渥達尼斯磨坊及牡丹,台灣二星餐廳總數增至7家。
米其林表示,新晉二星餐廳「A」,白色為主調的空間內,點綴著色彩鮮艷的花卉和畫作,主廚黃以倫打造十道以上的品嘗套餐,餐點以法式風格為主,同時融入亞洲元素。每道菜餚選用上等食材,如澎湖明蝦、鮮貝與小牛肉,烹調細膩,與擺盤精美,從開胃小點到甜點,也令人印象深刻。
「盈科」是隱身於低調外觀下的美食瑰寶,客人到達後會先於茶室享用迎賓飲品,再被引領進入2樓的主用餐區。開放式廚房成為焦點。品嘗菜單弘揚日本飲食文化,並巧妙融合台灣與環球元素。從白子搭配烏魚子、淡菜麵線到柴火烤鴿,每道料理皆風味獨特、賞心悅目。
「彧割烹」同樣晉升為二星,提供精緻割烹體驗,簡約沉穩的裝潢風格,帶來獨特而私密的用餐體驗。主廚鐘正芳擁有逾20年日本料理經驗,季節時令的菜單規劃展現了精湛廚藝。擅長炭火烹調,炸紫蘇海膽與招牌釜飯等菜色令人回味。
在三星餐廳部分,2024年獲得三星的餐廳皆於2025年維持評級,分別為台中的JL Studio,以及台北的頤宮與態芮。
一星新入榜餐廳,對地方市場有何影響?
新增的8家一星餐廳中,高雄唯一的「方蒔」備受矚目,其他7家皆位於台北,分別為心宴、川雅、FRASSI、La Vie by Thomas Bühner、元一、鮨嘉仁及好嶼,這些新星餐廳多展現獨特料理理念,例如融入藝術、重視永續或強調地方風味,凸顯出市場對差異化經營的高度需求。這也意味著地方市場若能善用飲食文化資產,有望吸引更多國際目光。
加上今年持續維持肯定的餐廳,現共有43間餐廳獲一星肯定(台北34間、台中5間、高雄4間),不過2022年新增的台南,以及這次加入的新北市、新竹則未有上榜餐廳。
綠星數量增加,永續餐飲能否成為產業新趨勢?
台中新入榜的「地坊」以環境議題融入菜單,呼應全球對環保與食農教育的關注。加上已持續獲肯定的6家餐廳,台灣目前共有7家綠星,為台北的EMBERS、好嶼、小小樹食(大安路)、山海樓、陽明春天(士林)以及高雄的Thomas Chien。此趨勢凸顯餐飲不僅是味覺享受,更與ESG精神緊密連結,帶動企業品牌價值提升。
新入選餐廳遍地開花,是否帶動地方觀光與消費?
2025年共有222家入選餐廳,其中74家為首次入榜,分別為台北13間、台中4間、台南5間、高雄3間、新北市21間、新竹縣13間,以及新竹市15間分布於六大城市。新北與新竹地區特別突顯在地料理與小吃文化,米其林指南的認證效應不僅提升餐廳聲譽,更可能成為地方觀光與夜間經濟的重要推手。
除了餐廳名單,米其林也頒發服務、侍酒師、年輕主廚及年度開業四大獎項,分別由方蒔 陳玉錡、好嶼 陳琪蓉、永筵小館 夏永岩及心宴餐廳獲得,肯定其在專業技能、創新力及產業責任上的突出表現。(推薦閱讀)暑假大家都去哪玩?台北「這景點」7月人潮破百萬 市集、演出周周登場
重磅推出!《風傳媒》全新數位專題《解密報告》
本次主題《誰吃了光電大餅》將鏡頭對準這幾年快速蔓延的太陽能產業
獨家揭密你從未真正看清的光電發展弊端☛立即瀏覽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