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火星物資自給自足,新實驗成功從類火星土壤提煉出金屬

科技新報

更新於 13小時前 • 發布於 13小時前

儘管一些富翁、航太機構熱烈追求火星殖民,但地球到火星運輸成本非常高昂,因此科學家希望能在火星當地提取資源以減少殖民任務物資需求。最近,斯威本科技大學團隊正測試從火星土壤提取材料並轉化為可用金屬的技術,實驗表明約 1,000℃ 能形成純鐵金屬,1,400℃ 能產生液態鐵-矽合金。

建築需要材料,但光是一台 NASA 毅力號火星車送往火星成本就高達 2.43 億美元,明顯我們無法從地球運送所有材料到火星,攜帶大量金屬更不切實際。那我們需如何降低建造火星基地的成本?斯威本科技大學團隊將目光放在火星表岩屑(regolith),嘗試從中製造金屬。

我們已知火星具備生成天然金屬所需一切原料,包括火星土壤(風化層)的富鐵氧化物及稀薄大氣的碳,後者還能充當還原劑,斯威本科技大學科學家 Akbar Rhamdhani 團隊於是取用類火星蓋爾撞擊坑土壤物並模擬火星條件,加熱樣品後發現純鐵金屬能在 1,000℃ 左右形成,而液態鐵 - 矽合金在 1,400℃ 左右產生,成功展示在火星建立本地資源利用的潛力。

雖然實際上火星的低溫、低壓環境可能對電解過程反應速度、效率產生更多影響,設備是否能承受極端溫差與輻射也是應用前景挑戰,但金屬資源本地化提取技術將有助建立自給自足的生態系統,甚至可能進一步推動火星長期定居、火星工業化與經濟活動。

(首圖來源:AI 生成)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又是「冷心低壓」!鄭明典PO圖喊:這次範圍很大

自由電子報
02

普發1萬要來了!立院今三讀《韌性條例》 最快10月發放

鏡週刊
03

林口滷肉飯店設「200元低消」掀論戰 才撐滿1個月!宣布要歇業了

鏡週刊
04

別亂買蛋!台北最老蛋行破解「3大迷思」 竟不是越大顆越好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轉發 (0)
Loading...

生活話題:鬼月到,禁忌知多少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