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N」關稅怎麼談的?有談判黑箱嗎?鄭麗君曝「300場會議」努力爭取更好稅率、不疊加!
行政院於8月11日舉辦「美國對等關稅及產業支持方案說明記者會」,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率領談判小組與各部會高層出席。
會中,鄭麗君強調「 20%關稅為暫時性稅率 」, 歷經了4輪實體談判、10次線上磋商,台灣談判小組還在爭取更好、更合理的稅率,並爭取不要疊加稅率,且在上週台美已經進行了2次視訊會議協商 。
「不過,美方要跟很多國家談判,我們有實際性的進展,但還沒有進到總結性的會議。」鄭麗君表示。言下之意就是說,如果能進到總結性的會議,也許台灣最終的稅率還可以更低。
政院釋疑一:對等關稅有談判黑箱嗎?
而鄭麗君也提到社會最關注的「談判黑箱說」,「絕對沒有黑箱談判問題,國際經貿談判的慣例,就是在細節確定前,都有保密協議不能對外說明。」至於已經對外有完整說明的國家,大多已經完成協議。
同時,台灣也向美國表達非常清楚的訴求,達成協議後需要把協議交給國會審議,後續行政院與談判團隊只要跟美方達成協議,會立即向國會、社會說明協議內容,並提供衝擊影響評估。
「大家都希望我們說明相關的條件,但是談判還在進行中,所有的細節還沒有確定。我們沒有辦法逐項報告。背後有一個原因是,我們希望可以達成最好的談判結果,如果過度揭露底線或是我們想達成的目標,可能會影響到談判結果。」鄭麗君說。
政院釋疑二:232條款與關稅重疊,仍在協議中
在真的達成最終的協議前,台灣的關稅就是20%+原有稅率,最簡單的計算方式就是原本的最惠國稅率加上20%。至於關稅跟232條款目前還是有重疊,細節尚未出爐。
什麼是232條款?
232條款就是美國總統可用「國家安全」為由,對進口商品祭出關稅等貿易限制。只要美國商務部工業暨安全局調查認定,進口產品構成國安威脅,美國總統具有對相關產品進口採取調整措施的裁量權,包括提高關稅、設定配額或採取其他非貿易舉措。
台灣是全球對美國貿易逆差第6名,其中更有9成是半導體、ICT產業,這都涉及了232條款,提高了談判的複雜度,而美國相關的計算方式也還在研擬當中。
談判挑戰:時間壓縮、不確定性、議題複雜性
鄭麗君也說明了關稅談判的3個挑戰:時間被高度壓縮、議題的複雜性,以及隨時變動的不確定性。
「 對全球來說,這都是一場非傳統的經貿談判。這一次在極短的幾個月時間,美方要跟許多國家進行談判,時間被高度壓縮。我們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進行大量內部的協商。2月到現在已經開了超過300場會議準備。 」鄭麗君說。
除了時間之外,美方並沒有維持完全一致的標準,也提高了談判的難度,「隨著各國有不同的進展,美方期待跟議題也會擴增跟升高。」鄭麗君說,「談判在進行中,我們沒辦法說明所有的細節,我們基本的態度原則就是:維護國家及產業利益、國民健康、糧食安全等原則來進行協商。」
而行政院和談判團隊也表示,未來會將把細部資訊都放在網路上,讓民眾和產業能夠更方便地進行查詢。
延伸閱讀:美對台20%關稅衝擊報告出爐!這3種產業陷「海嘯第一排」,一表看懂20大產業影響
為了一張中國許可證,輝達與AMD點頭「讓利15%」給川普政府!協議背景、利害關係一次看
延伸閱讀
川普宣布100%半導體關稅,排除條件是「在美設廠」!台積電可望豁免
20%關稅為什麼是「暫時性」?會調降嗎?總統賴清德:232條款、經貿合作一起談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
顯示全部
留言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