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從冠心病到10年不生病!韓藥師親身實踐「7:3飲食法」甩肉18kg,教你這樣吃瘦身又防病

良醫健康網

發布於 08月08日01:00 • 曹承佑

7:3法則的七成是指蔬果與無添加蔬果汁,其他的三成可以隨意吃。如果其他三成都選擇天然澱粉類食物,那麼你拿到的不只是100分,而是120分。(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按:作者曹承佑在汲汲營營的生活中,肉類和加工食品成了飲食日常,身體隨之亮起紅燈──身高177公分的他,體重從62公斤飆升至80公斤,還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為自救報考藥學院的韓藥學系,體悟到:吃「活的食物」(蔬菜、水果與無添加蔬果汁)能活命,吃「死的食物」(加工食品)則導致疾病與死亡。於是他開始吃「蔬果餐」,體重從80公斤瘦回62公斤,之後10年持續維持輕盈體態。以下內容摘錄自《80-62 完全代謝》:

渾身毛病的商業人士,如何自癒?

我原本的夢想不是當韓藥師(按:韓醫是韓國的漢方醫學體系,主要是在傳統中醫的體系上,結合朝鮮本土醫藥發展起來,跟中醫略有不同。而韓藥師是專門販售與指導韓藥的國家認證專業人員),第一份工作是銀行員,當時真的很拚,加班和吃消夜簡直就是家常便飯,二十幾歲的青春就這樣度過了。

後來,因為每天工作都會接觸到錢,因此產生賺大錢的欲望,想著:「要不然就來大幹一場?」於是決定轉換跑道,幾經思考後選擇了咖啡事業。我親自試喝並學習沖泡各種咖啡,像是羅布斯塔(Robusta)與耶加雪菲(Yirgacheffe),甚至還自創減肥咖啡,就這樣事業蒸蒸日上。然而不知不覺間,我的體重超過了80公斤,胸口也出現劇烈的疼痛感。

當時我就跟一般的韓國男生一樣,吃著麵包、餅乾與冰淇淋,喜愛炸豬排、熱狗與炸醬麵。我因此變胖,且伴隨著失眠、消化不良、暈眩與頭痛等症狀。現在想想,這是因為我忽視了身體給的警訊才演變成這樣。我當時只能藉由吃消化藥與止痛藥來減緩症狀;如果肌肉疼痛難耐,則會去醫院注射類固醇,並不斷洗腦自己「現在必須更專注在事業上」,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不過,其實我小時候偏瘦,因為以前媽媽會從田裡摘蔬果,然後煮成美味的飯菜,所以我能在日常飲食中均衡攝取蔬菜與水果。她很堅持不能把工廠做的食品當作餐點,託媽媽的福,那時我的身體很健康。

長大後,當我因為胸痛去醫院就診時,醫生說這是冠心病的初期症狀,也就是血管出現輕微阻塞現象。冠狀動脈是負責為心臟供應血液的血管,因此當這些血管變窄和阻塞時,就被稱為冠心病(冠狀動脈阻塞)。而我經過學習才知道,這種心臟病中,有高達30%的患者會在毫無症狀下猝死,也就是說,每三人中就有一人未察覺病因便突然離世。就算在發病後黃金時間(4小時)內緊急送醫,死亡率也高達10%。冠心病是美國死因第一名,在韓國排第二,真的是很可怕的疾病(按:在臺灣,心臟疾病在2023年的死因排行中位居第二)。

我遵照醫生指示做了冠狀動脈的血管攝影(利用放射線來檢查血管的方法)。醫生將直徑小於2毫米的導管放入血管中,並注射顯影劑來觀察血管阻塞程度。檢查過程很痛苦,我完全不會想再經歷第二次。之後我就一直吃醫院開的藥,吃了之後副作用也越來越嚴重,可說是苦不堪言。

後來我覺得再這樣下去不行,因此即使一把年紀還去考韓藥學系。到了那時,我才知道斯他汀(Statins)類的膽固醇藥品會引發神經痛等副作用。由於親身經歷過,我才體會到「醫院與藥品不一定能治癒疾病」的事實,因此中止了所有事業,回鄉療養並投入與健康相關的學習中。

過去,我心中存在一些疑問:「人為什麼會變胖?為什麼會生病?」為此我讀了非常多書,並遵照作者的主張去一一實踐,像是大口吃肉、喝防彈咖啡(在咖啡中加入奶油來喝)。但不僅減肥沒成功,反而加重了病情。

後來,我偶然讀到了一本書,內容提到「智人(Homo sapiens)是吃什麼賴以為生」、「野生動物為什麼不會發胖也不會生病」,看完後,我有如醍醐灌頂般的了解到,不論我們的身體再怎麼複雜,只要遵循自然法則,一切就會如鏡子般清晰可見──我意識到活生生的人就應該要吃「活的食物」(蔬菜、水果與無添加蔬果汁),只要捨棄「死的食物」,吃活的食物,就能徹底擺脫肥胖與疾病(按:本書中提到「活的食物」,是指蔬菜、水果與無添加蔬果汁;「死的食物」是指加工食品、乳製品、肉類、雞蛋、麵包與餅乾等食物)。

從那天起,我把冰箱中所有加工食品、牛奶、魚類、雞蛋、麵包與餅乾等食物全丟到垃圾桶中,並開始實踐蔬果飲食。我並非因為蔬食主義或純素主義,而是受「活的食物」概念啟發,而開始以蔬菜、水果及無添加蔬果汁為主食。

結果相當驚人。不到兩週,我的疼痛消失了,而且體重開始減輕。本來拖著80公斤、不管走到哪裡都覺得累的沉重身軀,但實行蔬果餐後自然瘦到了62公斤。因為是吃來自大自然的食物,所以沒什麼副作用。在之後的10年,我的身材都維持在177公分、62公斤,而且從未因生病而踏進醫院

在東方醫學中有「藥食同源」一詞,意思是「食物即藥」。以此理論為基礎,延伸出以食物來治療的稱為「食治」(按:即食療),而以食物來治療疾病的醫生稱為「食醫」(按:類似現代的營養師)。被譽為西方醫學之父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也曾說:「讓食物變成你的藥,讓藥變成你的食物。」然而,許多醫生在宣讀〈希波克拉底誓詞〉(按:醫學生完成訓練後,都得宣讀這段誓言,才能成為醫生)後,便開始違背「這位父親」的遺訓。

他們不以食物為藥,反而開始把有毒的藥當成食物一樣餵給病人,甚至還說出「一輩子跟藥當好朋友」這樣的話。被困在醫院體系裡的醫生,往往不會輕易說出「先從飲食開始改變」的建議,反而經常一臉不耐煩的在3分鐘內結束看診──看著電腦上的圖表與報告,透過「3分鐘診斷」來開藥。我並不是要責怪醫生,而是想指出在資本主義下的醫療體系問題。在這個體系下,病人不是治病的對象,而被當作「賺錢的對象」。診療越快、看越多病人,才能賺到錢。

我並非想責備醫生與醫療體系,因為現實是減輕病人的症狀才能賺到錢。而且不妨想想,如果有個病人因為「痛到受不了」而去醫院,結果醫生卻對病人說明疼痛的原理,像是「疼痛是康復的過程」,或對病人說「忍耐一下,等不痛之後好好改變飲食和生活」,未免太不切實際了。因此,即使醫生知道開一次刀並不會完全根治疾病,還是會建議病人直接開刀,並提供一堆止痛藥。

我經營的韓藥局名為「預防院」,但從經濟的角度考量,預防無法帶來收入,說穿了就是無法獲得經濟利益,難以賦予醫生投入其中的動機。正因如此,我能理解真正有醫德的醫生,為何想對這令人無語的醫療體系提出質疑。

七三法則:七成蔬果、三成正常吃

當我強調要多吃生食時,你可能會反問:「只吃蔬菜和水果,要怎麼活?」這句話我也認同。想像一下:早上喝了無添加蔬果汁後去上班;中午吃了蘋果和香蕉;晚上下班回家時,外頭正飄著細雨,天氣溼冷。尤其是在寒冬雪季從外頭回到家時,一定想來碗熱呼呼的湯,怎麼可能會想吃蔬菜和水果。

黑猩猩是人類最接近的近親之一,至今仍在叢林中以水果和樹葉為主食。相比之下,人類祖先為了適應多變的氣候環境,尤其在遷徙至寒冷地區時,早期便學會了使用火,這成為維持生命與發展文明的重要應變手段。畢竟,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深處,怎麼可能找到蔬菜和水果?

所以,我建議你遵循7:3飲食法,也就是說,七成的飲食以水果、蔬菜與無添加蔬果汁為主,剩下的三成則能隨心所欲的享受美食。但就算是「隨心所欲」,也有一定的優先順序。

我建議以蔬菜、水果、無添加蔬果汁為主食,然後將天然澱粉類食物作為「能隨心所欲吃的食物」。又或想喝口熱湯時,可以使用香菇、昆布與洋蔥,代替小魚乾熬出高湯,味道也很鮮甜。如果想喝馬鈴薯湯時,就加入馬鈴薯;想喝豆腐味噌鍋時,就加入豆腐和味增。搭配這樣的湯,你可以吃一碗糙米飯,或蒸馬鈴薯或地瓜來享用。

像這樣不攝取動物性蛋白質、加工食品與加工肉品,主要攝取蔬果與天然澱粉類食物的飲食方式,被稱為「全食物植物性飲食」。關於類似的概念,在韓國,也有糙米蔬食的先驅者黃聖秀博士等許多人士極力提倡;在西方,約翰.麥克杜格博士很早就推出《麥克杜格博士的全書食餐桌》(The McDougall Program for Maximum Weight Loss)一書,並在五、六十年間獲得熱烈回響。全食物植物性飲食的概念與提倡解救動物的純素(Vegan)有點不同。純素的概念是不吃肉,但可以吃經過加工的蔬食;但全食物植物性飲食不只是不吃肉,連加工過的蔬菜都不吃,可以視為是一種「純粹的蔬食」。

7:3法則的七成是指蔬果與無添加蔬果汁,其他的三成可以隨意吃。如果其他三成都選擇天然澱粉類食物,那麼你拿到的不只是100分,而是120分。因為這樣的飲食方式,能徹底排出體內廢物。除非你身處極端情況(像是誤闖毒氣室),否則我可以相當有信心的說,這樣的飲食方式有助於控制體重,並降低罹患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

本文摘自《80-62 完全代謝: 渾身毛病的商業人士,如何自癒?》,大是文化出版。

書籍介紹

80-62 完全代謝:渾身毛病的商業人士,如何自癒?

作者:曹承佑
譯者:張鈺琦
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2025/06/30

作者簡介
曹承佑

在過去汲汲營營的生活中,肉類和加工食品成了日常,身體隨之亮起紅燈──身高177公分,體重從原本的62公斤飆升至80公斤,身形像氣球般膨脹,甚至罹患了冠狀動脈心臟病。

儘管就醫服藥,卻毫無起色,因此報考藥學院的韓藥學系。在博覽群書後,意識到光靠醫院和藥物,未必能真正解決肥胖與慢性病的根本問題。

之後,體悟到吃「活的食物」(蔬菜、水果與無添加蔬果汁)能活命,吃「死的食物」(加工食品)則導致疾病與死亡,於是開始實踐這個飲食原則,結果心臟疾患便痊癒了。

後來不斷向他人推薦蔬果餐,親眼見證不孕的婦女成功懷孕、生子;整晚啼哭不止的嬰兒露出笑容,而自己也健康的維持62公斤,沒有復胖。

著有《蔬果餐》一書,連續40週蟬聯韓國健康類書籍銷售冠軍。現任韓藥局「預防院」的院長。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曾耀儀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2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3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4

23歲女孤獨死1年「遺體如木乃伊」 向AI求救訊息令人鼻酸

中天電視台
05

愛吃「2美食」要注意!台中婦頭暈送醫驚罹大腸癌 醫:小心7徵兆

鏡報
06

「喪屍煙彈」暴增3倍!本世紀最危險毒品肆虐 醫:令人性情大變

中天電視台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