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轟首批萊豬叩關試水溫?民進黨團回「遠低於含量標準、安全的」有公開透明才看到:讓食安回歸專業
台灣4月29日首度出現澳洲進口豬腳、檢測出0.001ppm萊克多巴安,遭在野抨擊「叩關試水溫」,賴政府還在狀況外。民進黨團書記長陳培瑜今(5)日回應,就是因為有公開透明的儀表板資料,大家才會看到這批萊豬,且符合食安標準,大家不用擔心;黨團幹事長吳思瑤也說,萊劑遠低於含量標準、是安全的,希望大家都能讓食安問題回到專業。
我國自2021年開放萊豬進口,今年4月29日首度出現一批22.99公噸、自澳洲進口的豬腳,檢出萊克多巴胺0.001ppm。國民黨立委許宇甄抨擊,台幣升值之際,進口萊豬變便宜,這次叩關明顯在試水溫,賴政府卻還狀況外,甚至當作沒看到,已經集體失能,行政院長卓榮泰應下台負責。
對此,陳培瑜今日在黨團記者會表示,大家會看到有這批萊豬,要回到食藥署有豬肉儀表板,就是因為有公開透明的儀表板資料,大家才會看到這批萊豬。
陳培瑜再說,至於為何會有資料?是因為邊境查驗做得很徹底,從之前大家在意的,2021年1月1日開始輸入豬肉產品,會有逐批監視查驗,也就是百分之百逐批查驗,如果合格率、檢測出來有疑義,當然就會退回或銷毀,可是因為持續沒有檢測出萊劑,所以在2023相關數據檢驗有調整。
陳培瑜強調,今天查驗的這批符合相關食安標準、檢測出0.001ppm,而容許量在動物用藥殘留標準是0.01ppm,「也就是它是符合規定,當然食藥署就依照規定放行許可。」
至於是否為叩關測試民意?陳培瑜認為,若食藥署邊境查驗持續,致力保障國人食安,有科學分析公開透明的前提下,可以想像、也許後來會有大家所擔心的萊豬,「但如果我們相信把關、查驗機制持續公開透明對國人食安負責,相關國際標準也合乎標準,我想大家就不用擔心。」
陳培瑜最後說,在各個國人食安層面,行政院都一直用高度標準,非常堅持的態度為國人食安把關。
吳思瑤則補充,食安零容忍,無論誰執政政府都要努力做到,依循國際標準,台灣做到資訊透明公開、做到逐批嚴謹查驗,希望安定社會,「這次所查出的首批含有萊劑得豬肉進口,其實是遠低於含量標準之內,是安全,我們安民心,希望大家都能讓食安問題回到專業、科學。」
(圖片來源:讀者提供、民視新聞)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