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疾管署警告: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創6年新高,伊科病毒11型威脅加劇

媽媽寶寶

更新於 09月04日08:35 • 發布於 09月03日00:42

衛福部疾管署公布,再新增2例新生兒腸病毒伊科11型併發重症病例,分別為出生5天與10天大的中部男嬰。

新生兒腸病毒重症病例創六年新高

今年累計重症病例已達15例,其中12例為新生兒,累計已有7例死亡,創近六年同期新高。疾管署提醒,開學後學童接觸頻繁,疫情恐將升溫,需特別警戒。

腸病毒

伊科11型對新生兒威脅極大

首名5天大男嬰因母親產後發燒留院觀察,不久出現血氧降低、肝指數上升及凝血功能異常,經確診為伊科11型感染並住院治療,所幸病況穩定出院。另一名10天大早產男嬰則因發燒與活動力下降,被檢出同樣病毒,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治療。兩例均顯示伊科11型對新生兒威脅極大。

根據疾管署監測,8月24日至30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達7534人次,與前週相當。桃園市、台東縣就診人次已逼近流行閾值八成。實驗室檢測顯示,社區主要流行病毒為克沙奇A16型,其次為伊科11型及克沙奇A6型,顯示伊科11型持續在社區活動,對新生兒感染風險不容忽視。

延伸閱讀:腸病毒症狀有哪些?一定發燒嗎?感染徵兆、潛伏期、預防方法一次看

腸病毒

高風險族群與防疫提醒

專家指出,成人或幼童感染腸病毒常僅表現為感冒樣症狀,卻可能將病毒傳染給新生兒。疾管署呼籲,孕產婦若在產前兩週內出現發燒、腹瀉或呼吸道症狀,應及早就醫並告知醫師;醫療院所及產後護理之家須嚴格執行訪客管理與隔離措施。

家長警覺與就醫時機

疾管署提醒,家長應特別留意新生兒是否出現活力不佳、喝奶量減少、發燒或體溫偏低等情況,並立即就醫。嬰幼兒若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持續嘔吐、心跳加快或肌抽躍等重症前兆,也須及早送醫,以防惡化為心肌炎、腦炎或多重器官衰竭。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腸病毒」學校狂停課家長抱怨:「不過就是嘴巴破幾個洞、手腳長一點點疹子,有那麼嚴重嗎?」兒科醫:是好多好多點!

【嬰兒腸病毒】腸病毒重症有前兆!把握黃金治療期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60歲女上班就咳嗽、胸悶!一照肺部「全是白色滿天星」 醫立即勸:換工作

姊妹淘
02

健檢紅字...醫認沒事「40歲女堅持檢查」 結果竟揪出癌王!

中天電視台
03

每天喝3000毫升水!養生女精神反變差 醫揭關鍵:會生病

CTWANT
04

咳嗽以為是小感冒!醫:逾7成確診已癌症末期 示警「5大異常」快就醫

三立新聞網
05

胃癌9成是「1原因」造成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