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白天不見陽光、晚上盯手機,失眠、焦慮到發炎…你正在「缺光」!曬太陽、夜晚開紅光幫身體「關機」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更新於 10月20日08:50 • 發布於 10月20日08:50

作者 : 李政家

圖片 : Shutterstock(示意圖非當事人)

光不是毒,也不是藥,而是人體設計裡最原始、最重要的節奏來源。當代許多慢性疾病的背後,可能藏著一個被忽略的關鍵:我們的身體正逐漸「缺光」。

現代文明的副產品:光營養失衡

這不是陽光不足所帶來的維生素D缺乏這麼簡單,而是一種更深層的「光營養失衡」,也被稱為光節律錯亂症候群(Circadian Rhythm Disorder)。

即便你每天吃得健康、運動規律、補充保健品,但如果身體沒有接收到正確的光訊號,生理節奏就無法啟動,大腦與細胞就無法分辨「現在該做什麼」,進而導致代謝、免疫、情緒與睡眠等全面性問題。

這種錯誤的光照型態,其實是現代文明的副產品。過去,我們的身體節奏是跟著太陽走的──

早上太陽升起,藍光進入眼睛與皮膚,啟動生理時鐘與皮質醇,讓人清醒;

中午陽光正強,UVB幫助生成黑色素與調節瘦素,穩定食慾與能量代謝;

傍晚紅光變多,身體感受到「日落」的訊號,開始降低皮質醇,轉向褪黑激素的製造。

但今天,我們早上沒有曬到太陽,晚上卻仍在LED燈光與手機藍光下活動,結果日夜節律完全錯位,生理系統失控。

最早出現錯亂的,就是大腦的下視丘與調整生理時鐘的視交叉上核(SCN)。這些區域主導瘦素、皮質醇、黑色素、胰島素與褪黑激素的節律性分泌。一旦這些指揮中心失衡,整個荷爾蒙與代謝鏈條就會出錯,造成食慾異常、肥胖、血糖波動、失眠、憂鬱、慢性疲勞與發炎等症狀。

重新讓光線與身體節奏對齊

這不是因為你做錯什麼,而是「身體一直收不到正確的訊號」。

日光中的紅外線與UVB,能啟動黑色素釋放能量,抑制瘦素過度分泌並提升其敏感度;而早晨的藍光可以調節皮質醇分泌,幫助我們進入日間模式;入夜後紅光與黑暗則是褪黑激素上升的必要條件。

然而,大多數人卻生活在一種「錯誤的光環境」中,早晨不出門、午間不曬太陽、晚上仍用藍光工作與娛樂,導致生理節奏始終無法同步。

光節律錯亂症候群的防治對策

要恢復這一切,並不難。從每天早上曬10分鐘太陽開始(即使陰天也有效),能幫助下視丘與生理時鐘同步,重啟粒線體代謝。晚上則減少藍光曝露,改用紅光照明,模擬日落的環境。若條件許可,也可以適當使用紅光與遠紅外線設備,幫助細胞修復與放鬆,補足因長期日照不足而失去的能量刺激。

最關鍵的是在睡前一小時關燈,讓真正的黑暗進入生活,才能讓褪黑激素自然升起,引導身體進入深度修復與免疫再生的節奏。

這就是「光營養」的概念:將光視為一種生理訊號、一種代謝開關、一種節律養分。當我們重新讓光線與身體節奏對齊時,許多你以為的「難解症狀」,其實會悄悄自動歸位。

身體需要精準的時鐘,光線環境的調整是最重要的關鍵。當你與自然光的節奏同步,會慢慢發現:白天精神更飽滿,夜晚的睡眠也更深沉;食慾趨於穩定,身形自然回歸平衡;情緒平和,思緒更加清晰。而身體的自我療癒能力,正是建立在光與暗交替的節奏之上。

我們不一定真的缺乏藥物

人類並不只是靠著進食存活,更是在光的喚醒之下展開每一天。即使醫學持續進步、營養補充日益齊全,若我們每日接收的是錯誤的光、或是根本曬得不夠,身體內部的生理節奏就會逐漸失準。這樣的偏移會悄悄地反映在生活中──難以入睡、早上無法清醒、代謝緩慢、情緒低落,甚至是慢性發炎不斷復發。

我們不一定真的缺乏藥物,有時候,身體只是單純缺乏光,或者更準確地說,是缺少了「對的光」。只有當我們重新與光建立正確連結,身體才會再次聽懂節奏,回歸自然的平衡狀態。

光節律生活法:重建與自然對時的4個原則

● 早晨的光,就是身體的啟動鑰匙

每天起床後的30分鐘內,務必到戶外接受自然陽光,至少15分鐘。即使是陰天,自然光的光強也遠遠高於室內燈。

這道光充滿了紅光、近紅外線,以及適度的藍光能幫助重新設定生理時鐘,讓皮質醇自然上升、並在傍晚自動下降,回歸原始節律。

● 白天曬身體,不只是補維他命D

皮膚不只是保護層,它參與能量轉換、瘦素調節、黑色素生成與粒線體支援。每天最少曬15~30分鐘,10點以後含有UVB的陽光,能啟動α-MSH,穩定代謝與食慾。

● 夜間保持非黑即紅的照明狀態,幫助身體「關機」,使用紅光為夜間照明,尤其是在使用3C產品時建議利用黃光緩解藍光的傷害

入夜後盡可能保持黑暗,避免人造光源,尤其是藍光,包括手機、平板與白燈。

換上紅光燈泡,不僅可以平衡藍光,同時也可以就像模擬日落的訊號一樣,讓皮質醇下降,褪黑激素開始分泌,身體進入準備休息的節奏。

重拾光的節律生活

● 補光而非亂光:使用紅光補回白天缺失

如果白天曝曬不足,可以選擇660~850nm波段的紅光或近紅外線(NIR)設備,溫和地照射15至30分鐘,幫助粒線體修復,提升細胞功能與自癒能力。記得避免高熱與直射眼睛。

更智慧地與3C共存

3C產品與室內生活已無法完全避免,但我們可以選擇更智慧地使用它們。你不需要回到石器時代,也不必當光線的奴隸,但你可以成為光的駕馭者。

● 早晨出門走走,讓自然光打進眼睛與皮膚

● 晚上開啟紅光模式

● 辦公桌加裝紅光成分較高的鹵素燈或鎢絲燈(比較接近陽光光譜帶狀分布的特性)

● 日間使用黃色濾光片,傍晚換成橘色鏡片,睡前30分鐘換成紅色濾光,幫助節律自然切換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

(本文摘自《解密粒線體②光優化粒線體:從量子生物學掌握能量醫學,療癒身心靈》新自然主義出版,李政家著)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50後的財富,從省1杯咖啡起步!名嘴狄志為7招攢「老本」:存ETF讓股息養你、月配息保單像買小套房

老後搬到花東?她長住1年夢醒離開:物價比西部高、就醫開車1小時…退休移居先考量4現實

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2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3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4

23歲女孤獨死1年「遺體如木乃伊」 向AI求救訊息令人鼻酸

中天電視台
05

男子「尿尿分岔」慌了 醫:40歲以上注意!有癌變可能

鏡報
06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