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戰街口】詹家頑抗龍邦輸到脫褲還延燒街口 犯3大錯丟經營權
泰山經營權之爭前年才落幕,新團隊龍邦正式入主後,向法院主張舊團隊詹家投資街口金融科技公司的決議無效,訴請返還36億元投資款獲准,還一度引發各大商家拒用街口為支付平台,被視為經營權延長賽,但在業界眼中,詹家簡直已「輸到脫褲」。
泰山經營權大戰 堂兄弟變死對頭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曾參與泰山經營權爭奪戰的律師觀察,其實詹家第三代與龍邦交手數年,並不是沒有機會保住經營權,但首先是兄弟間不團結互鬥的程度媲美八點檔連續劇,其次是看對手股權漸增卻也不增加持股,最後則是眼看大勢已去還不認輸停損。
老牌食品廠泰山歷史悠久,成立已經逾70年,泰山經營權以往都由大房長子嫡傳,十多年前,創業第一代老大詹玉柱的長子詹仁道,率領在泰山任職的堂兄弟一起退休,並交棒給他的獨子詹岳霖,從此全由第三代經營,近年卻出現經營權動盪的狀況,劇情皆圍繞在詹家4位堂兄弟互相纏鬥。
泰山家變鬥到骨血分裂,詹家堂兄弟內訌成敗筆。(資料照片)
2016年4月,第三代上演家族內鬨戲碼,同為堂兄弟的詹晋嘉、詹逸宏、詹景超等人,出面怒嗆詹岳霖長期放任中國大陸事業虧損,更擅自用泰山持股選任自己為全家便利超商的自然人董事,涉嫌自肥;面對大動作逼宮,詹岳霖即退出經營層。
沒想到,時隔一年,原本一同革命的3名堂兄弟,竟也上演兄弟鬩牆,詹逸宏及詹景超一同指控詹晋嘉浮報公帳,詹晋嘉隨後也辭去董事一職,退出董事會。但詹逸宏在2023年初,也因理念不同離開董事會。
泰山防守保力達成功 卻與龍邦鬧翻
2017年家變事件才落幕,泰山即首次面對外敵,對手是生產蠻牛飲料的保力達集團,有意爭奪經營權。為抵禦外敵,公司派為此大舉辦理現金增資,找來中纖集團王貴增、元大邱憲道入股,及結盟龍邦集團之下,完封保力達蠻牛。
泰山攜手大咖股東,成功封殺保力達蠻牛經營權挑戰。(取自保力達官網)
不過後來龍邦看上泰山持有2成全家便利商店股權,頗具投資價值,一路增持泰山股權,驚動了公司派,詹家開始起戒心,雙方關係也日益緊張。
2021年底董事改選時,龍邦與泰山詹家協商,希望在7席董事中能拿下3席,不過泰山突然擴增董事席次到9席,讓龍邦對公司決策的影響力大大降低,終於惹毛龍邦幕後老闆、國寶集團總裁朱國榮,昔日盟友翻臉成仇。
泰山擴增董事席次,讓背後龍邦大老闆朱國榮忍無可忍翻臉、70年老企業傳承告終。(資料照片)
公司派變賣全家股票 龍邦仍奪下經營權
2022年底,以時任泰山董座詹景超為首的公司派,大打焦土戰,火速變賣金雞母全家便利商店的股票,總交易額超過80億元,龍邦措手不及下,除了震怒痛批公司派賤賣、掏空,也揚言要把全家的股票討回來,雙方正式開戰。
2023年3月中旬,陳敏薰欲以泰山獨董名義召開股東臨時會,卻被商業法院禁止,龍邦即以俗稱「大同條款」的過半股權,在當年5月召開股臨會改選;先前遭詹景超逼退的堂兄弟詹岳霖與詹晋嘉,也如同組成「復仇者聯盟」,在這一役中扳回一城,詹岳霖家族已將4%多股權賣給龍邦,成了龍邦持股過半的關鍵,詹晋嘉逾4%股權也挺龍邦。
陳敏薰任泰山獨董時倒戈市場派,欲召開股東臨時會卻被商業法院禁止,隨後遭泰山解任。(取自維基百科/Rico Shen )
最後結果毫無懸念,龍邦挾股權優勢贏得過半5席,成功入主由詹家掌權逾70年的泰山,並終結泰山家族不斷上演的內憂外患宮鬥戲碼。後由龍邦董事長劉偉龍,新任泰山董事長。
不過由於詹家持續在董事會上杯葛,2024年5月龍邦陣營再次改選9席董事,清理戰場除使經營權更加穩固,另也與盟友示好,由李登輝基金會前秘書長王燕軍與泰山前副董詹晋嘉等人,取代原詹家的董事勢力。
龍邦取得泰山經營權後,由董座劉偉龍出任泰山董事長。(資料照片)
詹家上下無法齊心 最終恐輸到脫褲
熟悉泰山經營權的人士分析,泰山詹家家族龐大、成員眾多,到第三代時多達上百人,股權已相當分散,人多卻更不齊心,幾次面對外敵,投入泰山企業的20多位詹家第三代,並非沒機會保住經營權,但最大的問題就「不團結」,內鬨紛爭不斷,對比泰山的祖訓「家和萬事興」,也十分諷刺。
該人士說,第二個問題在於,詹家太過看輕自身持股的重要性。對抗保力達蠻牛時,選擇以增資方式稀釋對手持股,但自己的持股也同樣被稀釋,不過後來眼睜睜看著龍邦持續增加持股,也沒學到教訓、防範未然,詹家持股都沒有明顯增加,不知唯有股權才是真實力。
泰山當初力抗保力達時選擇以增資方式稀釋對手持股,讓自家的持股也同樣遭稀釋,因此種下敗因。(取自保力達官網)
最後是直到龍邦持股過半,雖然詹景超自知大勢已去,還是在董事會上強行通過數個投資案,「勢不可為,還要強為」,不認輸停損之下,還做困獸之鬥。
相關律師指出,詹家以為把錢花掉、大唱空城計就沒事,殊不知法院一審已要求街口金科需返還36億元投資款,現在搞不好詹景超還得面臨牢獄之災,簡直輸到脫褲。
泰山經營權成「雞肋」 官司結果成關鍵
因台北地檢署日前指揮調查局前往11處地點搜索泰山前董事長詹景超等10人,經檢方複訊後,詹以800萬元交保。據調查,詹景超當年為保住經營權,讓市場派龍邦難以吸納股權,涉嫌藉由台開董事長邱于芸襄助上億元款項,連續以相對成交方式拉抬股價,涉及操縱股價。其次也異常大賣金雞母全家便利商店持股,涉及非常規交易。此外,詹景超未經董事會同意,私下豪砸7000萬元購買2幅名畫,涉及證交法特別背信罪。
不過,市場人士認為,在失去金雞母後,龍邦搶到手的泰山經營權,也形同「雞肋」。而龍邦能不能重新擦亮老店招牌?及先前詹家處分金雞母全家股權、投資街口支付等決策,這兩筆帳討不討得回來?攸關公司營利與股東權益甚鉅,外界也都拭目以待。(責任編輯:王晨芝)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