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41號演習共軍突穿台北 二月兵推的時候打輸了 演習結果是打贏的
史上最長「漢光41號」實兵演習今(18)日落幕,最後階段演練陸戰隊增援台北殲滅突穿共軍,大打首都保衛戰,然而在2月的漢光兵推時,這項想定回推了20餘次依然失敗,留下了未解的難題。
特別是共軍除了圍台外,快速發動斬首戰與瓦解我方中央政府成為奪台關鍵,而台北衛戌區是由憲兵指揮部來負責,國軍近年透過增派陸戰隊、強化三軍兵力與飛彈部署,打造層層防護網。
知情人士表示,在兵推時,紅軍(共軍)重兵直指台北,雖然藍軍(國軍)將中部、南部可用兵力快速北上增援,紅軍仍以壓倒性優勢兵力,成功突穿重層防線,使得兵推不得不中斷,並且在統裁部指示下,重新回推了20餘次。
據了解,在反覆推演後,由於時間不足而結束,參謀總長梅家樹指示各單位,在回去之後再行研究,這樣的狀況要如何解決。
而梅家樹自2月到7月實兵演習前,即勤走三軍基層幫官兵「上課」,主要內容之一為落實聯合作戰任務行動要項。
兵推回推20餘次仍擋不住,總長梅家樹要落實聯戰
軍事專家表示,國軍雖然無法與美軍快速聯戰、三軍火力分配與有效精準打擊能力相比,但是他觀察梅家樹的動作,應是要針對軍方部分可以操作的項目,抽出來先進行演練,踏出這一步值得高度肯定。
國安專家表示,漢光演習每年都會打跨區增援,而兵推是訓練指揮也都有其目的,今年會這樣不斷回推,代表在美軍的指導下,一定是有東西要放到台北。
這位專家指出,加上淡水河防兵力也不足的情形下,這可能包括進駐更多的防空武器、增加機動陣地與彈藥儲存點,甚至是加大動員,和買更多美方的相關裝備,同時大台北地區人口密集,也必須要同步降低民眾可能的反彈。
漢光實兵演習進入最後的首都保衛戰階段,國軍即由駐地在高雄的陸戰隊99旅增援台北,實施反擊作戰演練,先實施火力壓制後,再進行戰鬥巡邏,殲滅和肅清突入防禦縱深的敵軍。
前國防部視察盧德允:雄風反艦飛彈重要性提升
前國防部視察盧德允提醒,我方在美軍的觀點下,重點從過去大幅著墨的拒敵於境外,到今年大打城鎮戰,代表海、空軍已經被打掉,況且台北市人口近250萬人,真的能支撐城鎮戰?
「另外一個問題是台灣不能用過去的武器,去打未來的戰爭。」盧德允指出,最明顯的改變是共軍的無人機已經能夠飛到台灣上空,可以透過各式「組合拳」,對 我方節點、裝備、部隊進行攻擊,減損我方戰力。
今年也擴大教召編實動員旅,盧德允建議,後備動員應要用於後方非交戰區的社會運作與秩序維護,而非整批投入防衛作戰,實難形成有效打擊戰力。
對比美軍力推台灣置重點於城鎮戰,盧德允仍支持拒敵於境外的戰略構想並強調,共軍雖有先進的優勢兵力,但是現正擴編中的海軍海鋒大隊,配備各式雄風飛彈,乃至於增程型雄三飛彈,可以讓共軍艦艇不敢靠近,更遑論登陸,已經成為台海防衛中非常重要和可倚仗的戰力。
在今年的漢光實兵演習中,空軍罕見以F-16操演維持發動機運轉進行熱加油、夜間跑滑道搶修,海軍部署八里首度曝光的程增型雄三飛彈車、微型無人機,水雷投放,陸軍新式阻絕設施演練等,都更加貼近實戰與展示新式裝備戰力。
此外,歷年漢光演習常見重大意外,曾有F-5F墜毀導致4死9傷、迫擊砲彈爆炸9人受傷等事故,裝甲車、車卡也有拋錨、車禍等情形,而今年大打城鎮戰,道路更為狹小複雜,目前共發生7起車禍,自然也成為民眾關注的焦點。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