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別怕水果甜!國健署破解迷思 掌握4原則健康吃

桃園電子報

更新於 09月16日06:46 • 發布於 09月16日06:46 • 記者陳儒賢
水果不僅含有天然糖分,更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與膳食纖維。圖:截自臉書「食在好健康」

許多人談到水果時,第一反應往往是「會不會太甜」或「會升血糖」,但其實水果不僅含有天然糖分,更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與膳食纖維。國健署粉專「食在好健康」就貼文分享9月當季水果營養,讓民眾掌握正確攝取方式,不但不會對身體造成負擔,反而是促進健康的重要來源。

國健署說明,九月正值台灣多種水果的盛產季節,例如番石榴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與膳食纖維,有助產生飽足感;木瓜則擁有大量維生素A、C與葉黃素,並含有助消化的木瓜酵素;紅龍果鐵與鎂含量高,能幫助消化並維持腸道功能;柚子清爽解膩,富含鉀、維生素C及膳食纖維,有助排便與抗氧化;葡萄則含有多種維生素與礦物質,皮與籽中更含有抗氧化力強的花青素,有助健康維持。

國健署表示,攝取水果時應遵循4個原則,每天控制在兩份水果為宜,一份水果大約是一個拳頭的大小,或切塊後半碗至一碗的分量。避免只吃單一水果,應多樣化選擇不同種類與顏色的水果,才能攝取到更全面的營養;選購當季在地的水果,不僅風味佳、價格實惠,營養價值也更高;建議優先食用原態水果,避免果汁等加工產品,因果汁容易減少纖維攝取,反而可能造成腸道蠕動不足。水果不必因為「甜」就被誤解,只要能控制份量、多樣選擇、吃原態、選在地,就能安心享受當季水果的天然美味與健康好處。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聰明吃水果

水果健康可以吃很多?專家教你怎麼聰明吃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250萬人的福音!研究證實「1蔬菜」有效控血糖:不是苦瓜

三立新聞網
02

生活規律、不菸不酒仍長「大腸息肉」?醫揭真相 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

常春月刊
03

蝦子泡過藥怎麼看?餐廳業者教分辨「2關鍵」 網驚:差異很大

TVBS
04

明明爆汗運動卻沒瘦?專家揭「關鍵真相」 不少人都搞錯

常春月刊
05

塑膠都能回收嗎?塑膠玩具、水果網袋怎麼丟?環保局揭不能回收的塑膠黑名單

健康2.0
06

眼睛也會過勞?醫示警 3 大症狀速就醫,避免視網膜病變難挽回

Heho健康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