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會三主軸策略調整經濟結構 維持國際競爭力
記者吳典叡/臺北報導
美國關稅新政對全球經貿成長與供應鏈布局產生深遠影響,國家發展委員會今(7)日指出,政府將持續密切關注美國經貿政策與相關談判進展,並落實推動相關措施;委員會擘劃「新產業、新動能、新布局」三大主軸策略,落實經濟結構調整,透過適時調整因應策略,確保臺灣經濟與產業在全球經貿競局中,維持國際競爭力與韌性,讓臺灣經濟持續穩健發展。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日邀請國發會主任委員劉鏡清就「美國對等關稅底定後,我國經濟未來之景氣情況及產業全球布局新規劃」進行報告,並備詢。劉鏡清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成長率達6.74%,整體表現優於預期,主要受惠於AI人工智慧及高速運算等科技發展,以及企業受美國關稅影響提前備貨效應,而下半年則受國際經濟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因此,政府短期推動「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穩固今年經濟成長率3%以上。
劉鏡清指出,面對美國關稅政策影響,總統賴清德於4月6日提出五大因應策略,除了受影響產業支持計畫、透過談判改善對等關稅外,也包括中長期經濟發展計畫、形塑「臺灣加美國」新布局等。國發會目前會同相關部會共同以「新產業、新動能、新布局」三大主軸擘劃結構調整的中長期發展方案,以因應變局。
劉鏡清提到,在「新產業」方面,由於全球主權AI競賽加劇,且地緣政治重塑供應鏈格局,政府將在「五大信賴產業」推動基礎上,推動「AI新十大建設」,從「智慧應用、關鍵技術、數位基磐」三大面向同步推進,加速產業升級與創新轉型,讓臺灣成為世界AI大國及AI影響力中心,落實「智慧科技島」國政願景。
劉鏡清說,在「新動能」方面,為強化內需動能,降低外在不確定性影響,政府透過打造「六大區域產業及生活圈」、推動「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及「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提升我國投資動能。另外,強化觀光行銷、推動婚育穩居及長照3.0,並提高育兒津貼,以活絡民間消費。
至於在「新布局」方面,劉鏡清表示,為因應各國提升貿易壁壘的經貿新局,政府將依據賴總統揭示的「立足臺灣,布局全球,加強美國,行銷全世界」戰略,加強投資臺灣,並與重點國家進行關鍵領域合作,協助企業進行供應鏈重組。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