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束般的戀愛》觀後感:戀愛不是單聲道,互相傾聽才能共同完整愛的樣貌
《花束般的戀愛》(We Made a Beautiful Bouquet)由有村架純與菅田將暉主演,敘述在東京京王線明大前車站,因錯過末班車而偶然相遇的山音麥(菅田將暉 飾)與八谷絹(有村架純 飾),一起度過如花束般的 5 年的愛情故事。
這部電影描繪了從學生時期熱戀的情侶,到受到社會洗禮後,戀情逐漸消散的過程。在這部電影中,我們會看到當愛情走到解約時,過程是相當複雜,且有許多內外在因素的影響。
有時會分開並非是不愛了,而是我們在妥協現實的過程中找不到共識,且會傷害到彼此對自身信念的穩定感。
開始是結束的開端,相遇總是藏著別離。
故事裡,小絹和小麥的相愛來自相像,在千萬人中找到一個可懂自己品味、喜好與笑點的知音,何其有幸。
然而在時間的推移裡,現實的闖入、求職的挫折、工作的壓力與家人的期待等等,兩個人因應長大的方式不同,妥協於現實框架的程度也不同。
對於這個差異,故事裡的小絹與小麥不是沒有察覺有些事情開始不同了,然而如同小麥在劇中的台詞:「希望這種日子往後也能持續下去。我的人生目標,就是跟妳一起維持現狀。」
面對心裡逐漸興起的不安,兩個人用盡全力想要抑制,想維持愛永遠不會變的錯覺。
但在愛裡,如果我們不願一同哀悼有些事情會改變,有些感情會需要調整,那麼就如同戲裡一直提到的單邊耳機無法聽出音樂的全貌,在愛裡不去經驗有時我們也會恨,那麼這份愛我們可能永遠都聽不見來自另一個音軌的心聲。
沒有足夠討論的維持現狀,也許只是詞匯相同的各自表述。
「也是有人結了婚繼續一起生活啊,就算感情不一樣了,也有人對不喜歡的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樣生活下去的啊……」
「你還要再把標準拉低嗎……降低標準,告訴自己生活就是這樣。你覺得這樣可以嗎?」
在感情中熱戀期褪去,相處時間變長,我們會開始看到對象的更多特質,因為不同事件、壓力的處理方式,在不同時間點,我們對感情也會有著不同程度的期待。
在故事裡小麥與小絹對於社會妥協的軸線是相反的,一個是從妥協到抗衡,另一個則是從排斥到認同,如果我們把這兩個狀態想像成兩個線軸,在遠離之前其實是有可能出現交匯點的。
然而在這些時機點,因為害怕衝突而未能好好討論彼此的價值觀,或是內在面對到的困難,甚且是對於對方狀態的嫉妒或厭惡,那麼「維持現狀」這句話就有可能從一個承諾,變成讓人害怕說出感受的咒語。
沒有足夠討論的維持現狀,到最後會讓人搞不清楚,我們彼此心中的現狀,是同個現狀嗎?還是我們所希望維持的現狀只是詞匯相同的各自表述?
有退讓空間的討論,才是對話的起始。
面對感情中的變化,要能夠避免走到分手一途,討論與理解都是必須,然而怎麼討論才是難題。
如何安全地討論自己的感覺,這當中所要涉及的議題相當多,但其中蠻重要的一個向度是,我們能不能接受被拒絕,或是這個需求的提出有可能被打折扣。
溝通自己的需要,會需要有提出想法的力道,但也要有承接對方不一定認同的空間,同時要能把這些拒絕也看做對方的需要,而不全然是對自己的攻擊,這樣的對話才會有機會運轉下去。
討論事情就像是傳接球,要形成共識的前提,就是我們得讓手上這顆球不會在過程中掉下去。
戀愛是不能分享的,戀愛得一人一份。
音樂這種東西,不是單聲道,而是立體聲。如果用耳機聽,左聲道跟右聲道發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假如只聽單邊,聽到的根本是兩首不同的曲子。
這段話是故事的開頭,也可以說是故事的結局。
故事中強調「戀愛是不能分享的,戀愛得一人一份。」這段話可以有很多詮釋,而我的詮釋是:戀愛中我們得聽見兩個人的觀點,只聽一邊的,這首曲子就不會是完整的,一首動人的樂曲得要兩個聲道的配合。
在戀愛中不論彼此有多麽相像,對這份戀愛的感覺在彼此心中都是獨立一份的,我們得擁有對方的聲音,也得擁有我們自己的聲音,然後在自己心裡形成自己的樂曲,這份戀愛才能是完整的。
我們得記得過去,但也得擁有現在,最終才能創造未來
過去感情中建立的美好會是地基,但房子要蓋穩蓋好,得一磚一瓦地疊加。
在感情中我們得學會哀悼有些關係的樣貌會隨著時間改變,但也因為時間的累積會讓我們更真實、更深入地了解對方。
我們會有更多回憶的基礎,讓我們可以因應此時此刻的衝突或是危機,回憶是資源,而不是指控的素材。
從彼此一開始自然而然的無話不談,到知道關係中終究是兩個人,因此會有自己的不想談,最終理解維持關係中的必然得談。
成長帶來孤獨與不浪漫,但穩定的關係裡必須得有著一個人能在想自己的同時,知道怎麼照顧另一個人的心智。
愛過的痕跡,會在無法永恆的現實裡,為我們創造那一點點的奇蹟。
「我們交往已經進入第五年了,就像手機要解約的時候一樣。」
「會設計得讓你搞不清楚到哪一頁才能解約,設法挽留你不是嗎?」
這篇故事並非以傳統喜劇的方式收尾,但或許我們該想的是關係的喜劇又是什麼呢?
透過一段感情釐清自己要的是什麼、重視的是什麼,然後選擇在關係走向惡言相向、報復憎恨以前好好的說再見,於人生中或許是不可多得的一課。
每段結束花季的感情,都讓人遺憾。彼此相愛過,要談解約時,會不斷經驗到這個人要準備跟我無關了,這些過去我在他身上投入的成本,獲得的情感效益都要結束了,我有辦法再和其他人簽約嗎?我有需要再去簽約嗎?
每段感情在我們心中都可以是一部小說,每個人要為它填上內容的時間不盡相同,對於結局要如何書寫,有的人會一次定案,有的人會來來回回。
但有過的東西不會就這樣消失,只是我們得花時間心思去完成我們自己對這段感情的詮釋,當這段逝去足夠飽和,我們就有機會為他找到一個安放的位子。
如同故事最後,街景服務中拍下了五年前小麥與小絹的身影,那些愛過的痕跡,總會以一些形式,存在在這個時空之中,在無法永恆的現實裡,為我們創造那一點點的奇蹟。
延伸閱讀 /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