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因為AI,他成了身價1830億美元的CEO!Anthropic開發出最會寫程式的模型,為何又變AI頭號黑粉?

數位時代

更新於 09月26日03:22 • 發布於 09月26日06:00

2030年AI可能消滅50%初階白領工作、3到6個月內AI將能撰寫90%程式碼、AI最高有25%機率導致人類滅絕……眾多「AI危機」背後,你總會看到達里歐.阿莫戴(Dario Amodei)的名字。身為AI新創Anthropic執行長的他,不斷大聲疾呼AI可能帶來的威脅。

Anthropic執行長是誰?

阿莫戴個性直來直往,總是直接了當地對現況發出質疑,他曾在《紐約時報》刊登專欄,呼籲AI產業需要監管,不要讓科技公司逃避責任;他還呼籲美國政府加強對中國的AI晶片出口管制,直言AI技術發展是中美兩國之間攸關存亡的競爭,並在今年9月主動限制來自中國等地區的企業使用他們的服務。

阿莫戴發表的言論,讓他成為部分AI業界人士的眼中釘。有人批評他是想要拖慢AI發展,並且排擠競爭對手控制這項技術。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就曾公開反對阿莫戴,在今年6月舉行的VivaTech大會上抨擊,「他(阿莫戴)認為AI非常可怕,只有他們應該開發這項技術。」

但這些看似危言聳聽的言論,卻是他對社會大眾最真切的警告。正因為身處AI研發的最前線,他了解AI技術發展的速度遠超大多數人想像,希望透過盡量分享這些觀點,讓企業、社會甚至政府能夠及早為即將到來的衝擊做好準備。

儘管阿莫戴在業界存在爭議,他毫無疑問是當今AI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其中一位領導者。今年8月底,《時代》雜誌公佈的AI百大人物榜單就將阿莫戴列入其中。而今年9月Anthropic完成新一輪募資後,估值高達1,830億美元,是目前僅次於OpenAI的AI新創。

從小愛物理、數學,對寫程式「毫無興趣」!一場喪父之痛讓他間接走上AI道路

有別於許多有為科技創業家的故事,阿莫戴求學期間對電腦、寫程式絲毫不感興趣。他從小只醉心數學和物理,大學也選擇進入加州理工大學物理系,「我對寫網站毫無興趣,只喜歡探索基本的科學真理。」

然而原先計畫將職涯奉獻給學術研究、探求科學真理的阿莫戴,卻因為家庭變故走上不同的道路。2006年,阿莫戴剛從加州理工學院畢業,進入普林斯頓大學攻讀物理博士時,他的父親因為罕見疾病過世。阿莫戴家庭關係緊密,父親去世給予他相當大的衝擊,促使他博士研究從理論物理學轉向生物學領域。

尤其在他父親過世3、4年後,該疾病的治癒率從約50%大幅提升至95%,阿莫戴切身體會到,如果技術進步速度再快一點,父親就有機會痊癒,一切可能不同。這樣的遺憾,讓他在接下來的人生中致力推動技術進步。

但研究生物領域的過程中,阿莫戴發現人類的能力是有極限的。許多生物問題非常複雜,不是研究人員有辦法獨自解決,好比說他研究腫瘤周圍蛋白質以檢測轉移性癌細胞時,就遇上這樣的困難,也因此注意到AI技術的潛力,AI能以人力無法匹敵的規模與速度解決問題,讓他決定一腳踏入這塊新興領域。

曾領導GPT-2、GPT-3開發!昔日OpenAI關鍵人物,為何選擇離開創業?

2014年阿莫戴踏入AI領域的第一站,選擇了中國網路公司百度。

他在這裡以第一作者的身分,共同發表了關於語音辨識技術的論文。隔年他加入Google,主要研究深度學習的拓展性,以及語音轉文字系統等面向。

值得一提的是,阿莫戴在加入Google前,曾參加山姆.奧特曼籌組OpenAI抗衡Google的私人晚宴,不過當時他對這間新公司沒那麼有把握,仍然選擇先到Google工作。

阿莫戴曾參加奧特曼為成立OpenAI舉辦的知名晚宴,但最後仍選擇先加入Google。

2016年,阿莫戴才正式加入成立不到一年的OpenAI。他在OpenAI任職的3年期間,領導了GPT-2及GPT-3模型的開發,確立公司向生成式AI發展的方向,可說是奠定OpenAI如今地位的其中一位關鍵人物。

但親眼見證AI的飛速成長後,阿莫戴開始將注意力放在AI技術的安全問題上,開始思考這項技術的未來方向。與此同時,OpenAI為了確保有充足資金投入接下來的模型開發,轉型為有限營利公司,並擴大與微軟合作、接受10億美元投資,這使得阿莫戴與公司的分歧加劇。

阿莫戴擔心,微軟的投資會使產品過度商業化,以及AI系統可能失控、對人類造成危害,甚至遭到濫用。最終,他和其他6名OpenAI員工──包括他的親妹妹──離開公司,共同創辦了Anthropic。

延伸閱讀:微軟導入豐田「改善大法」,帶領全員AI轉型!具體怎麼做?營運長公布2大秘訣

打造Anthropic成AI公司「榜樣」,警告AI風險全為加速AI發展

Anthropic創辦團隊最初的會議是在阿莫戴家後院舉行,當時新冠疫情正嚴重,所有人都戴著口罩開會,一起討論公司如何啟動。Google前執行長艾瑞克.施密特(Eric Schmidt)也在現場,他是Anthropic最初的投資者之一。

Anthopic在2023年推出Claude,這款聊天機器人如今在企業與工程師間廣受好評。

Anthropic初衷很簡單: 以人為本 。他們希望優先考慮人類福祉,確保AI能夠為人類帶來益處。為了實現這一點,他們希望打造先進大型語言模型,確保安全性促使其他競爭對手效仿,並分享除了模型核心外,在AI研究中學習到的知識。

阿莫戴對安全性的重視,或許可以從Claude發布前,他們先一步分享了對齊技術的研究成果看出。他們在研究中讓模型根據他們設定的原則自我監督,避免輸出有害的內容,這套技術被稱為「憲法式AI」(constitutional AI)。

公開分享這些研究成果,也是阿莫戴「良性競爭」(race to the top,或譯向上競爭)策略的一部分。良性競爭是相對於他所說的「惡性競爭」(race to the bottom,或譯向下競爭),指各間AI公司罔顧安全性,爭先恐後推出新產品,導致不安全的系統出現,甚至危及社會與經濟,落得所有人皆輸的局面。

延伸閱讀:AI新職缺:「Vibe Coding清理員」是什麼?為何有普信工程師,就需要AI鏟屎官?

而要扭轉競爭態勢,創造所有玩家全贏的結局,需要Anthropic成為榜樣引導整個產業發展,具體作法便包括分享安全性相關的研究成果、發布「負責任的拓展政策」(Responsible Scaling Policy),要求AI能力提升時,必須同步加強安全措施等作為。

「我認為在良性競爭中,誰輸誰贏並不重要。」阿莫戴解釋,「每個人都會是贏家。」

Claude正是在Anthropic遵循這些安全措施下,誕生的產品。意外的是,這款原本針對消費者的聊天機器人卻成功吸引到企業關注,如今輝瑞、聯合航空、樂天都是Anthropic的客戶,並且Claude在程式領域的優異表現,更使它成為軟體開發者Vibe Coding的首選。

而隨著Claude的成功,Anthropic營收快速成長。「2023年,我們的營收從零成長至1億美元,2024年又從1億成長至10億美元。」阿莫戴透露,「今年上半年已經大幅超過40億──可能達到45億美元。」

延伸閱讀:Vibe Coding首選AI模型是它!Claude為何最會寫程式?官方透露3大關鍵

AI能力持續提升,也不斷加深阿莫戴的擔憂:社會大眾對AI的成長速度、危險性沒有明確認知。這或許便是他不斷向外界警告AI可能帶來危害的原因。今年6月,Anthropic更以自家Claude為案例,告訴大眾AI在目標受到威脅時,會不惜以勒索,甚至害死人類的手段來達成目標,呼籲各家企業加強安全訓練。

這些看似「AI末世論」的言論,為阿莫戴招來不少批評聲浪。「我是最看好AI技術快速發展的人之一。」阿莫戴在科技記者艾力克斯.坎特羅維茨(Alex Kantrowitz)的Podcast上解釋,「我之所以警告這些風險,就是為了讓我們不必放慢發展AI的腳步。」

阿莫戴也曾在部落格上指出,「我關注AI風險的主要原因是,這些風險是我們與(AI帶來的)美好未來間的唯一阻礙。」

近日,阿莫戴再次於《BBC》的Podcast節目上,重申AI可能取代大量入門層級的工作。AI技術鋪設的未來,勢必不會是一條平滑無比,沒有任何顛簸的道路,有人早一步指點路上的坑坑窪窪,對無論主動或被迫走上這條路的人們來說,至少不會是一件壞事。

延伸閱讀:
AI熱潮的隱形贏家!2大硬碟龍頭廠毛利率飆40%:HAMR是什麼?SSD為何無法取代硬碟?

AI晶片太燙怎麼辦?微軟黑科技讓散熱能力飆3倍:「微流體技術」是什麼?

資料來源:MediumWiredYouTube

延伸閱讀

在蘋果官網買iPhone 17,刷哪張卡更划算?一表整理高回饋信用卡
Indeed最新報告:逾4分之1工作將被AI「高度轉型」!哪些工作衝擊最大?3張圖一次看懂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直播認割韭菜!泡泡瑪特員工:價格「確實過分」 股價蒸發近4成

三立新聞網
02

起底/日產靠台灣神秘買家續命 台灣隱形千億富豪曝光

鏡報
03

普發1萬上車0050!20年翻成14萬 讓台積電、鴻海幫你生財

三立新聞網
04

一萬元的金錢考試,你願意讓孩子交空白卷嗎?

moneybar
05

獨家/以為拿錯訃聞? 鎢鋼大王廖萬隆改姓張原因曝

三立新聞網
06

爸爸回來了!黃仁勳留台1天半行程曝 這原因沒空逛夜市:我想他了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