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出國旅遊藏風險!認識布氏桿菌病 這些人最容易中標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更新於 08月13日10:22 • 發布於 09月05日04:30 •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文章授權刊登/健康醫療網

本文帶你認識布氏桿菌病最新境外移入案例,說明症狀、潛伏期及高風險族群如何防護,掌握這項人畜共通傳染病的防疫重點,避免旅遊回國後錯過黃金就醫時機!

疾管署在12日公布一則消息,台灣相隔10年,再次出現布氏桿菌病的境外移入確診案例。這名病患是住在北部的50多歲男性,今年4月曾到新疆旅遊,旅途中去逛動物市集時接觸過羊和馬。

到了7月初,他開始出現發燒、發冷等不適,先是多次跑診所看病,但狀況沒有改善,還被檢查出肝指數偏高,於是轉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後來因為持續發燒,加上發現肝脾腫大,被安排住院治療。醫院的血液培養檢驗確認是布氏桿菌感染。經治療後,目前已經康復出院。

目前案例皆為境外移入 尚未出現本土病例

疾管署指出,個案的同住家人及同行旅伴目前均無疑似症狀。由於布氏桿菌屬第三級危險群(RG3)微生物,衛生單位也依規範,針對曾操作該菌株的實驗室人員,進行風險分級、健康監測與暴露後處置評估,確保不會發生進一步的感染傳播。

布氏桿菌病為全球性疾病,常見於東亞、中亞、中東、非洲以及地中海沿岸地區。疾管署指出,台灣曾在2011年出現5例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包括北非、馬來西亞與中國。自2012年將該病納入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後,至今累計僅2例境外移入,分別自印尼與中國傳入,尚未出現本土病例。

布氏桿菌為人畜共通傳染病 常由接觸傳染

疾管署表示,布氏桿菌病屬於人畜共通傳染病,常見的致病菌株包括:

  • 流產布氏桿菌(B. abortus)。
  • 馬爾他布氏桿菌(B. melitensis)。
  • 豬布氏桿菌(B. suis)。
  • 犬布氏桿菌(B. canis)。

這些細菌主要在動物間傳播,宿主包含牛、羊、豬、狗等。人類感染通常源自直接或間接接觸帶菌動物。

人類可能因皮膚傷口或黏膜接觸到受感染動物的組織、血液、尿液而感染,也可能食用被布氏桿菌污染的食物或製品,例如未經滅菌的生乳或乳酪。此外,疾管署提醒,實驗室人員、屠宰場或畜牧業工作者,若吸入含病原菌的空氣,也有感染風險。

布氏桿菌潛伏期最長達5個月 需注意是否有常見症狀

布氏桿菌病的潛伏期多為1至2個月,短者僅5天,長則可達5個月。疾管署提到,常見症狀包括間歇性或不規則發燒、全身倦怠、盜汗、頭痛、背痛、關節或肌肉疼痛以及四肢無力等。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引發較嚴重的併發症,例如心內膜炎、肝脾腫大,甚至中樞神經系統病變。

常與動物接觸者為高風險族群 需特別留意防護措施

疾管署提醒,前往流行地區時,應避免食用未煮熟的肉類、未經消毒的奶類及其製品,並儘量避免與動物直接接觸。從事高風險工作者,例如獸醫、屠宰場員工、畜牧業者或實驗室人員,應配戴適當防護裝備,包括口罩、手套、圍裙及護目鏡,以降低感染機會。

曾前往高風險區並出現症狀 應及早就醫與告知旅遊史

疾管署呼籲,民眾若曾前往布氏桿菌病流行地區,並在返國後出現發燒、倦怠、肌肉或關節疼痛等症狀,應及早就醫,並主動向醫師說明近期的旅遊史與動物接觸史。這有助於醫師快速診斷、給予適當治療,也能及時通報防疫單位,避免疫情擴散。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聰明吃水果

水果健康可以吃很多?專家教你怎麼聰明吃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生活規律、不菸不酒仍長「大腸息肉」?醫揭真相 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

常春月刊
02

1/3台人有脂肪肝!研究揭「這飲品」能降23%風險、還防肝癌

三立新聞網
03

腹痛別硬撐!醫警告:恐是膽囊炎 這2症狀和結石有關

常春月刊
04

明明爆汗運動卻沒瘦?專家揭「關鍵真相」 不少人都搞錯

常春月刊
05

避免術中風險!麻醉科醫師提醒:「這些藥物與保健品」需提前停用

健康醫療網
06

蝦子泡過藥怎麼看?餐廳業者教分辨「2關鍵」 網驚:差異很大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