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過緊日子又要提振消費 中國官媒稱該花必須花
(中央社台北9日電)中國官方5月修訂「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限制公務人員聚餐,衝擊餐飲業經營,引發批評。官媒新華社昨天發表評論,表示不可以把「過緊日子」和「提振消費」對立,錢「該省的必須省,該花的必須花」。
新華社8日發表評論「過緊日子要防止執行走樣」,指修訂後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施行以來,進一步擰緊了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的螺栓,同時一些「吐槽」聲音也不時出現。
文章稱,這些觀點有的是對過緊日子認識有偏差,出現誤讀,需要廓清認知;有的反映出部分地方對「條例」執行存在走樣傾向,必須及時糾正。
文章說,正確執行「條例」的要義,在於不能囫圇「一刀切」,而要精準「切一刀」,既要堅決防止亂花錢,更要把錢花在刀刃上。
中國官方近年因應經濟下行、財政收入減少,要求公務人員要「過緊日子」,多項支出和福利削減;另一方面,多部門又想方設法提振消費、擴大內需,兩種要求出現矛盾。
文章對此表示,黨和政府帶頭過緊日子,「目的是為老百姓過好日子」;把過緊日子當成影響行業經濟因素,和提振消費對立起來,是忽略了「緊」的目的。
文章又說,「要警惕以過緊日子為由,將正常的基層工作經費、幹部薪酬待遇一減了之」,更不能以此為藉口降低公共服務品質,要精打細算,優先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
中共中央於5月中發布修訂「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條例上路後卻發生層層加碼的情形,除了新一波的「禁酒令」,有些機關甚至要求所屬人員不得3人集體聚餐,「禁止違規吃喝」變成了「禁止吃喝」,致使餐飲業的業績雪上加霜。
這篇評論文章解釋,「條例」既從一餐飯、一杯酒等細微之處抓起,也直指重大決策失誤造成的嚴重浪費,從嚴從緊控制非重點、非剛性、非急需支出,堅持花錢要問效、無效要問責。(編輯:張淑伶/陳鎧妤)1140809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