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仔內/川普賣烏求榮 蒲亭閃電戰逼宮
[NOWnews今日新聞] 距離8月15日的阿拉斯加「川蒲會」已進入倒數計時,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卻在此時玩把戲。就在國際社會還在猜測,這場現代版慕尼黑會議將如何瓜分烏克蘭時,蒲亭正在戰場上製造既成事實,為即將到來的談判桌增添最有力的籌碼。
戰場造勢的精明算計
8月11日到12日,就在川普(Donald Trump)確認將與蒲亭會面後短短幾天,俄軍突然在頓涅茨克兩個前線城市康斯坦丁諾夫卡和波克羅夫斯克之間推進10至15公里,速度為一年多來所未見,這絕非偶然,而是蒲亭為峰會精心設計的開場秀。
當川普坐在談判桌前,面對蒲亭拿出的最新戰況地圖時,他看到的將是俄軍的勝利進軍,而非僵持不下的消耗戰,對於熱愛勝利者形象的川普來說,與贏家做交易顯然比支持輸家更有吸引力。蒲亭很懂川普的想法,這種戰術性突破就是為了在關鍵時刻展示俄軍的不可阻擋。
割地求和的多種劇本
更陰險的是,蒲亭為這場峰會準備多個版本的「和平方案」,每個版本都有一個共同點:烏克蘭必須從頓涅茨克全面撤出。從要求烏克蘭交出整個頓涅茨克以換取俄軍停火,到分階段實施的漸進式投降,蒲亭必定會展現出獨裁者的狡猾。
最荒謬的是,這些所謂的土地交換方案中,交換雙方的土地主權本來就都屬於烏克蘭,這根本不是什麼公平交易,而是赤裸裸的搶劫。強盜搶走你家的客廳和臥室,然後慷慨提議把廚房還給你,作為和平的代價。
川普多次公開提及這種土地交換,還自豪地宣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要準備好簽署協議。這種表態完美展現霸權主義的心態,小國的命運由大國決定,受害者甚至沒有說不的權利。
歐洲的絕望與無力
對此,歐洲領導人的反應既可悲又可笑。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緊急安排線上峰會,試圖在最後一刻說服川普,就像一群即將被拋棄的盟友在做最後的哀求。
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等國發表聯合聲明,堅持烏克蘭必須參與任何談判,但這種原則聲明在殘酷的現實面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當美國掌握著烏克蘭戰場的關鍵技術,從防空系統到衛星情報,歐洲和烏克蘭只能看川普臉色。
川普外交的反覆無常
川普的外交政策一如既往地反覆無常。上週還在簽署行政命令制裁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轉眼就同意與蒲亭會面,完全不堅持澤倫斯基或歐洲領袖的參與。這種180度轉彎不僅破壞美國的外交信譽,更向全世界發出危險信號,美國的承諾隨時可以因為一場「好看的電視秀」而被撕毀。
正如川普自己所言,這次會面是難得的「好電視」,就像他2019年踏入北韓非軍事區一樣。對川普來說,外交不是政策工具,而是娛樂節目,除了斡旋調和,更重要的是滿足他個人的表演慾。
蒲亭的無本萬利交易
對蒲亭來說,這場峰會是一筆無本萬利的交易,無論結果如何,他都是贏家。如果烏克蘭接受割地條件,他就獲得戰略要地頓涅茨克,為未來的擴張奠定基礎。如果烏克蘭拒絕,川普就會將責任推給澤倫斯基,可能停止對烏克蘭援助,讓俄軍獲得更大優勢。
更重要的是,蒲亭已經打破西方孤立俄羅斯的政策,重新獲得與美國平起平坐的國際地位。當蒲亭在會後致電中國、印度、哈薩克等國領袖時,他展現的不再是一個被制裁的侵略者形象,而是一個能夠與美國總統單獨會面的世界級領袖。
烏克蘭民意的微妙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烏克蘭國內民意確實出現微妙變化。支持儘快通過談判結束戰爭的民意從22%上升到69%,支持戰鬥到底的民意則從73%跌至24%。雖然78%的烏克蘭人仍反對割讓土地,但反對實際承認俄羅斯佔領的比例只有43%。
這種民意變化為割地求和提供政治操作空間。澤倫斯基雖然不想政治自殺,但他可以將所有責任推給川普,聲稱是被美國壓迫才不得不妥協。這種被迫無奈的劇本既能保存政治生命,又能為烏克蘭爭取某種形式的和平。
慕尼黑協定歷史重演
1938年的慕尼黑會議上,英法兩國在捷克斯洛伐克缺席的情況下,將蘇台德地區「贈送」給希特勒。如今,川普和蒲亭正在重演同樣的戲碼,只是犧牲品從捷克斯洛伐克變成烏克蘭。
歷史告訴我們,向侵略者妥協從來不會帶來真正的和平,只會鼓勵更大膽的侵略。當蒲亭在烏克蘭得手後,下一個目標會是誰?波羅的海三國?摩爾多瓦?還是任何他認為屬於「俄羅斯勢力範圍」的國家?
在這場現代版的慕尼黑協定中,真正的輸家不僅是烏克蘭,而是所有相信國際法、主權原則和民主價值的國家和人民。當強權即是正義,當侵略可以通過談判合法化時,文明正在倒退回叢林法則的時代。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