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近期三大罕見傳染病一次爆發: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兔熱病、布氏桿菌病!親子防護全攻略

媽媽寶寶

更新於 2小時前 • 發布於 2小時前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於8/12下午 2 點同步發布三則傳染病新聞稿,引發社會關注:南部出現 3 年來首例的本土兔熱病;北部通報近十年首見的境外移入布氏桿菌病;南部再添 1 例本土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個案並不幸死亡。疾管署強調,三種疾病彼此並無關聯,感染風險取決於特定接觸或暴露情境。對家有孩子的爸媽而言,這提醒我們要根據疾病特性採取正確防護,避免孩子暴露在潛在風險中。

一、三大罕見疾病懶人包:官方案例 × 防護重點

1. 本土兔熱病(Tularemia/兔熱症)

兔熱病
  • 最新情況(疾管署公告)
    這是自 2022 年以來首例本土兔熱病,也是 2007 年納入第四類法定傳染病以來的第 3 例(2011 年境外移入、2021 年本土各 1 例)。患者為南部 70 多歲女性,有慢性腎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病史,無旅遊史、無動物接觸史,也未曾被蚊蟲叮咬。7 月 12 日起出現發燒、全身無力、頻尿等症狀,後續因寒顫與腹瀉再度就醫,經血液培養及全基因體定序確診。已治癒出院,衛生單位完成住家及周邊環境消毒,接觸者健康監測 14 日,無疑似症狀。

  • 病原與傳染途徑:病原菌為「土倫病法蘭西斯氏菌」,宿主包括兔子、野兔、田鼠、海狸等,多透過蜱蟲、鹿蠅叮咬、接觸感染動物組織、食用受污染食物與水或吸入受汙染塵土而感染。低劑量即可致病,目前無人傳人病例報告。

  • 爸媽提醒:帶孩子到戶外或野外活動時,避免接觸野生動物與不明水源,穿長袖長褲並使用防蚊防蜱藥劑;處理動物屍體須戴口罩與防水手套,避免生飲未經過濾消毒的水源。

2. 布氏桿菌病(Brucellosis)—境外移入

布式桿菌病
  • 最新情況(疾管署公告)
    近 10 年首例境外移入個案,患者為北部 50 多歲男性,今年 4 月赴中國新疆旅遊,在動物市集接觸羊隻與馬匹。7 月初出現發燒、寒顫,多次診所就醫後因肝指數偏高住院,檢出布氏桿菌確診。經治療後已出院,同住家人與同行者無疑似症狀。因該菌屬第三級危險群,實驗室操作人員已完成風險分級與健康監測。

  • 病原與傳染途徑:由布氏桿菌屬細菌感染,宿主包括牛、羊、豬、狗等動物。人類感染常因傷口或黏膜接觸感染動物組織、血液、尿液,或食用未滅菌乳製品,亦可能吸入含病原菌氣膠。潛伏期 5 天至 5 個月不等。症狀包括間歇性發燒、倦怠、盜汗、頭痛、關節與肌肉痛,嚴重者可能引發心內膜炎、肝脾腫大或中樞神經病變。

  • 爸媽提醒:安排親子農場或海外牧場體驗時,避免孩子擁抱或餵食牲畜,接觸後務必洗手,不飲用生乳或來源不明的乳製品。

3.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腦膜炎雙球菌感染)

腦脊髓膜炎
  • 最新情況(疾管署公告)
    新增 1 例本土病例,患者為南部 70 多歲男性,有癌症及慢性阻塞性肺病,7 月 25 日因呼吸喘住院,8 月 3 日突發意識改變並死亡,檢驗確認感染腦膜炎雙球菌。接觸者已完成衛教與健康監測,並由醫師評估是否採檢或預防性投藥。今年累計 6 例,為 2018 年以來同期最高。

  • 病原與傳染途徑:透過接觸感染者或帶菌者的喉嚨、鼻腔分泌物或飛沫傳播,需親密或長時間接觸才能有效感染。潛伏期 2–10 天,症狀包含發燒、頭痛、頸僵、嘔吐、出血性皮疹,嚴重可致休克或死亡。

  • 爸媽提醒:避免孩子長時間待在擁擠或通風不良環境,保持手部與呼吸道衛生;出現警訊症狀應立即就醫,高風險族群可評估接種疫苗。

二、爸媽必看的防護重點表

項目 防護重點 戶外活動 幫孩子穿長袖長褲、使用防蚊防蜱產品,避免觸摸野生動物,回家務必洗澡換衣。 海外旅遊/農場體驗 不觸碰牲畜,動物接觸後要洗手,不喝生乳或不明來源乳製品,教育孩子不要用手摸嘴或眼睛。 呼吸道防護 公共場合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室內通風;在校園出現呼吸道疫情時,避免孩子與生病同學密切接觸。 警訊症狀 高燒合併頸僵、出疹、意識改變立即就醫;幼兒若突然精神萎靡、哭鬧不安或嘔吐,也要及時送醫。 疫苗選擇 高風險族群可接種腦膜炎雙球菌疫苗,嬰幼兒可依醫師建議規劃接種。 家庭照護習慣 父母回家先洗手再抱孩子,幫孩子準備專屬毛巾與餐具,避免與有呼吸道症狀的人共用餐具或親吻臉部。

三、親子防護小技巧

  • 用遊戲教防疫:透過角色扮演或圖卡教孩子認識「洗手五步驟」與「不要亂摸動物」的觀念。

  • 建立回家儀式:讓孩子習慣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洗臉換衣服。

  • 留意季節與疫情資訊:隨時關注衛生單位公告,旅遊前先查當地是否有疫情警示。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延伸閱讀:

托嬰中心法定傳染病有哪些?預防措施報你知!

小心!不只是感冒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資源回收撇步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強風灌雙北!「老翁被吹倒」一票衝上攙扶 暖舉片網感動:這是真實台灣

三立新聞網
02

一早近4萬入帳!普發1萬前「媽媽領補助」 勞動部連18筆發錢

TVBS
03

才掰了楊柳「又有新颱風」!最快3天生成「侵台機率曝」

民視新聞網
04

整個機罩噴掉!貨機疑觸地大冒火光 桃機依「重大事件」回報

壹蘋新聞網
05

台中公車驚見熊抱狼!雙手環抱「圈女學生入懷」 現場犯罪照曝光

民視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不要怕孩子愛「玩」!好脾氣、好奇心,通通可以玩出來,臨床心理師:這習慣,需要父母陪伴一起養成

媽媽寶寶

頭皮敏感救星 首間植萃沙龍進駐中山區

民生頭條

證交所攜手創投公會 辦「創新板上市公司專場活動」熱烈迴響

民生頭條

兩大NBA球星降臨珍珠海岸國際音樂節 桃市府邀球迷到場同歡

台灣好新聞

颱風過境弄丟健保卡、藥品泡水 例外就醫補救

中央通訊社

颱風楊柳遠離 宜蘭太平山遊樂區15日恢復開園

中央通訊社

楊柳颱風肆虐!台中梨山慘兮兮 梨子、蘋果「落果嚴重」農損逾千萬

CTWANT

喚醒體內沉睡能量 激發潛能

民生頭條

神洲活動中心拚年底完工啟用 楊瓊瓔攜手羅永珍率先開箱

台灣好新聞

對流發展旺盛 嘉南高屏、台東防大雨

中央通訊社

LINE「1款表情貼」要消失了!用戶喊話官方:求出付費版

TVBS

快訊/對流雲系發展旺盛 5縣市大雨特報下到入夜

三立新聞網

疑似老鷹誤闖台鐵區間車 列車長以袋捕捉後放飛

中央通訊社

台中專業檢測屋況 購屋品質不踩雷

民生頭條

高溫來了!雙北+8縣市熱浪來襲 氣象署籲多補充水份

民視新聞網

颱風暴雨致路基流失!8/14中橫公路「限重3.5噸以下」才能通行

新頭殼

新北表揚績優宗教團體 侯友宜盼宗教力量凝聚社會、傳遞溫暖

中華日報

中永和泰式按摩 古法技法深層舒壓

民生頭條

彰化走讀藝術節實驗劇場啟動 演繹在地故事打造藝文新視野

台灣好新聞

巧克力製品專案稽查 3業者違規遭罰共17萬元

中央通訊社

南投縣後備指揮部所屬輔導幹部參與防災士訓練強化防災能量

觀傳媒

「新竹通」APP上線試營運 實現「一機在手,市政暢行」願景

觀傳媒

合歡山、奧萬大森林遊樂區 8/15恢復開園

台灣好新聞

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 北醫沉浸式展出醫療健康創新科技

民生頭條

颱風天送暖! 輔導會贈育幼院優質農產 傳遞愛的能量

民視新聞網

熱到受不了?超商邀「免消費」進店吹冷氣 7萬人直呼:超貼心

TVBS

血癌治療有後盾 新北亞東醫院中西醫合擊助抗癌

中央通訊社

foodpanda打造超吸睛廣告牆 搶攻台中捷運人潮新據點

台視

OB短評》#541窺視異星色彩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Openbook閱讀誌

颱風毀損健保卡 健保署:可例外就醫、免費換卡

青年日報

北北桃等10縣市防高溫 新北三峽午後達37.9度

中央通訊社

台灣女遊客跟團遊日 誤闖平交道被火車撞死!旅行社發聲了

CTWANT

澎湖衛生局廉政宣導結合食安觀念 促進公眾福祉

桃園電子報

最難風雨故人來! 台中客家大使館讓27年故舊重逢

台灣好新聞

產地沒菜可收 菜價飆破百元創新高!

新頭殼

設計界齊聚屏東 打造最強設計共學平台

中華日報

暑假旅遊亂象!全家2人跟團旅遊 4親友竟「附身式同行」

台視

中百萬發票竟不能領!不具兌獎12種原因看這

NOWNEWS今日新聞

豪雨風災菜價飆 北部便宜蔬菜要來了!北農13項限時優惠一次看

鏡週刊

楊柳颱風影響國內航班!民航局加開、放大機型30班次 疏運2萬旅客

新頭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