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延役公投! 正方翁曉玲稱"救命電" 反方林子倫:不能走回頭路
政治中心/陳妍霖 莊柏驊 台北報導
823即將進行核三延役公投,投票前的第二場意見發表會,週六晚間登場,正方代表、也是國民黨立委翁曉玲說,「核三延役是''救命電''能說不要嗎?」她還說,「如果台灣海峽被封鎖,沒有天然氣該怎麼辦?」反方代表、行政院能源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則強調,台灣不能走回頭路。
「非核家園,我們可能做得到全國不停電嗎?」擔任正方代表,國民黨立委翁曉玲出席核三延役公投說明會,要和反核專家、也是行政院能源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直球對決。
正方代表人、國民黨立委翁曉玲說,「台灣不可以沒有核電,不可以沒有一座核電廠來支持我們能夠穩定發電,所以即便是核三廠延役,它可能只是佔我們台灣整體發電比例6%,但是這6%的電,對於台灣來講,這就是一個救命的電,我們怎麼能夠說,不要就不要呢。」
反方代表人、行政院能源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說,「讓40年的進口老車重新上路是否真的比較便宜?它的風險跟新車是一樣的嗎?或許送去維修保養一下還是可以開,但是是否會有未來找不到零件的風險?」
用40年老車打比方,林子倫強調,重啟核三工程浩大,費用難估算,核廢料處置也會成為財政包袱,不確定性的風險太高,但翁曉玲認為,台灣能源仰賴進口,挑戰更多。
正方代表人、國民黨立委翁曉玲說,「高達96%能源仰賴進口,萬一發生緊急事故,台灣海峽被封鎖,我們所需要的這些能源,像是煤 天然氣等等都進不來台灣的時候,我們這時候該怎麼辦呢?」
反方代表人、行政院能源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說,「能源安全不該被簡化為天然氣存在幾天、備轉容量夠不夠這樣的問題,在台灣所面對的極端氣候、地緣政治風險、國際供應鏈中斷的挑戰下,我們必須思考的重點應該是,台灣需要什麼樣的能源系統,才真正具備抵禦衝擊、具備快速回復的能力,走舊路到不了新地方。」
強調台灣不能再走回頭路,正反雙方各執己見,在激辯中結束,第三場說明會也將在11號下午登場。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