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業愛用!平衡計分卡4步驟,做好績效評量、策略管理
你大概聽過KPI和策略地圖,但你知道,它們其實都是「平衡計分卡」中的一部分嗎?「平衡計分卡」作為有力的策略管理與執行工具,透過三個步驟、能發揮出的效用超乎想像。
讀完這篇文章,你可以學到:
1. 平衡計分卡問世初期,是為了開發出超越財務構面的策略考核評估制度,而後擴大為有力的策略管理工具。
2. 平衡計分卡可以藉由績效評估、察覺問題,來提升組織的應變能力。
3. 平衡計分卡由學習與成長、內部流程、顧客、財務這4大構面所組成
平衡計分卡(BSC)是什麼?
「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card, BSC)是在1990年代由哈佛商學院教授羅柏.柯普朗(Robert D. Kaplan)、商業理論家大衛.諾頓(David P. Norton)在《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上共同提出的概念,不僅很快就引發企業界好評,後來也被《哈佛商業評論》評為75年來最具影響力的管理工具之一。
平衡計分卡被提出的初期,是為了要開發出超越傳統偏向財務面、個別案例的考核評估制度。後來延展為有力的策略管理與執行工具,可藉此將策略轉化為明確可量化的指標,使其更有效地被執行。根據資訊科技顧問公司顧能集團(Gartner Group)的調查顯示,《財星》(Fortune)雜誌全球1000大企業中,有七成企業採用了平衡計分卡系統。
使用平衡計分卡對於企業的好處
在1992年的《平衡計分卡—驅動表現的績效指標》(The Balanced Scorecard—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一文中,柯普朗和諾頓將平衡計分卡比喻為「飛機上的儀表板」:若駕駛員想要維持飛行順暢,就需要盡可能得到各種派得上用場的數據,資訊不足導致的狹隘視野或主觀偏見,都可能成為失敗的導火線。
(你可能感興趣:很多事情經常會靠「直覺」來判斷,其實愈重要的決策愈應該要靠「這個方法」)
而平衡計分卡就成為統整這些資訊的儀表板,並同時適當控制資訊量,避免因資訊太過龐雜而失去效用。
使用平衡計分卡可以幫助所有員工更了解策略大方向,強化參與動機,也強化組織內部的溝通和協調,讓行動、資源更能彼此配合。
此外,使用平衡計分卡也可以提升企業的應變能力,藉由過往績效評估來察覺問題,更靈活應對未來變化……
繼續閱讀全文👉🏻大企業愛用!平衡計分卡4步驟,做好績效評量、策略管理
更多Cheers精彩文章
3個食品品牌危機、3種處理、3種結果:毀掉品牌的不是犯錯,而是說不出「我是誰?」
他發現漏洞卻不敢說,結果公司付出慘痛代價…為何主管更該留意沈默的團隊?
在變動的時代裡,學習是讓你與頂尖保持距離最短的關鍵。立即填寫報名表,領取限量優惠券,30+熱門大師課最高現省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