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巨大梅花鹿現身中壢大江購物中心樹林 網驚見嗨喊山神獸!農業局籲3不

三立新聞網

更新於 2小時前 • 發布於 2小時前

記者潘靚緯/桃園報導

有民眾在中壢大江購物中心附近的樹林,目睹體型超大的公梅花鹿,呼籲網友經過勿驚擾,注意安全。(圖/翻攝自我是中壢人臉書)

近日有不少桃園民眾在中壢大江購物中心附近,目擊有梅花鹿出沒,甚至有體型壯碩的公鹿,在附近的森林草叢與民眾對望,有網友今(21)日在臉書「我是中壢人」PO出一張梅花鹿現身的照片,呼籲民眾遇到時要注意安全,切勿騷擾。梅花鹿怎麼會出現在熱鬧的都市?農業局表示,經查梅花鹿是附近農戶放養,由於梅花鹿個性溫馴無攻擊性,民眾請保持不接觸、不餵食、不干擾原則,與梅花鹿保持距離,也籲請飼主善盡管理責任。

有民眾在臉書「我是中壢人」貼出梅花鹿的照片,指出「大江附近森林最近出現梅花鹿。而且目擊的人還不少,可能已經有穩定族群,請大家遇到的時候注意安全、切勿騷擾。昨晚出現的,是一頭年輕公鹿」,不少網友紛紛留言驚呼:「山獸神現身了」、「大江也許會是台灣的奈良」、「希望他能安全不被抓走」、「把地點寫出來,不是容易讓牠遭遇不測嗎?」。

農業局接獲民眾通報,進一步查證表示,出現在大江購物中心附近的是梅花鹿,由附近的農戶放養,雖然,梅花鹿個性溫馴無攻擊性,建議民眾看到梅花鹿,還是秉持不接觸、不餵食及不干擾原則,跟梅花鹿保持距離,立即通報勿驚嚇。若有人受到驚擾通報,農業局將立即會同動保處前往處理,也呼籲飼主善盡管理責任,不要讓其梅花鹿隨意走動,以免造成公共危險。

根據維基百科記載,梅花鹿屬鹿科,草食性動物,為台灣特有亞種。其野外族群原可能已在1969年左右滅絕,目前墾丁國家公園及綠島的野生族群來自人工復育野放,現保護狀況為無危物種,是再引入成功的案例。梅花鹿體長約150公分,喜歡群居。台灣梅花鹿在每年的10-12月進行交配,主要配種季節在11到12月之間,為短日照季節性生殖之動物,隔年的6至8月則為生產期。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立即加入《三立新聞網》LINE官方帳號,給你最新焦點話題

查看原始文章
轉發 (0)
Loading...

生活話題:資源回收撇步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驚!超商包裹鑽出紅色蜥蜴 買家認了「淘寶買的」挨罰1萬

EBC 東森新聞
02

彰化青蔥狂飆天價! 農民自嗨「原本開納智捷,要換保時捷」

自由電子報
03

不定時炸彈!高雄甲仙驚見200m堰塞湖 下游居民憂潰堤

ETtoday新聞雲
04

不是泡麵!台灣遊客「帶1物」入境馬祖 秒被攔噴掉20萬

三立新聞網
05

孕婦看診堅持送水果禮盒 台大名醫回家後見「藏1物品」嚇傻

CTWANT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最新消息

真「火燒屁股」!車停35°C室外曬半小時 椅墊竟破70°C

TVBS

一杯酒的代價!高雄交大警推出兄弟變「好兄弟」影片引共鳴

勁報

竹縣首創「文化領調」 養神豬、做公益「福氣」滿滿

台灣好新聞

淡水漁人碼頭仲夏繽紛樂 壓軸煙火秀8/24登場

青年日報

台南「好人好事代表」廿名出爐 大臺南表揚好人好事運動協會頒殊榮

中華日報

台灣虎航路跑11月底回歸 限量2900個名額

中央通訊社

臺北市紅十字會即日起至10/18停止辦理會員入會

青年日報

2025國際奧林匹亞機器人全國總決賽 160支菁英隊伍齊聚嶺東科大競技

台灣好新聞

青年原創詩歌 Z世代最真實的信仰告白

TCnews 慈善新聞網

熱心專業助民眾 潮州警收到老阿嬤感謝信肯定

中華日報

好日子愛心大平台感恩會 侯友宜感謝善的力量

青年日報

5縣市防高溫 台北信義區38.8度

中央通訊社

嘉縣埤子社區攜手警消 打造全方位安全守護網

中華日報

「興隆居」復興店小強爬櫥窗 蔥蛋在裡面!客嚇壞

EBC 東森新聞

標榜無農藥卻藏18種農藥殘留 中國杭菊花違規遭罰

中央通訊社

結婚不要求聘金!男友還要她爸媽「送全款新房」:我不想繳房貸

TVBS

台中公車司機狂嗆「舉手舉不好」曉明女中學生霸氣反嗆畫面曝光

自由電子報

屏東車城驚見「瑞氏海豚」擱淺!傷勢過重搶救無效

新頭殼

博愛座走入歷史! 交通部公布「優先席」圖示增1類別

CTWANT

新北機車安全月市府「聯合稽查」提升交通安全觀念及違規執法

勁報

楓港溪堤防改建工程開工 降低枋山鄉楓港村淹水威脅

中華日報

再追鹽奶案! 揪誰加料? 3名照服員都不承認泡奶

EBC 東森新聞

出國住飯店「會自帶備品嗎?」 掀兩派網友論戰

EBC 東森新聞

明晚「鬼門開」 命理師曝飲食5大禁忌:晚上不要含冰塊

太報

國台交弦樂四重奏赴澳交流 樂音優美志工忘敲下課鈴

中央通訊社

病人血糖、膽固醇偏高採「補充法」更慘 蒼藍鴿曝正確應對方式

鏡週刊

新北終身學習商鋪正式啟動 打造終身學習新場域

台灣好新聞

新北教育「終身學習商鋪」正式啟動打造終身學習新場域

勁報

博愛座改優先席 新圖示亮相最快9月上路

中央通訊社

特教人員研習 著重不當管教防制及通報程序(圖)

中央通訊社

中央大學推動國際科研合作 攜手德州名校推進能源永續與太空探索研究

桃園電子報

政院連續7年撥補勞保基金 累積挹注5170億元

中央通訊社

道路品質備受詬病 竹北市公所1.6億改善路面以民眾安全優先鎖定重災區

勁報

新北消防與亞東醫院簽署合作備忘錄 強化消防人員健康保障

台灣好新聞

TWICE演唱會搶票!高雄世運時間、拓元售票座位圖…5萬分之1機會,驗證碼練習攻略出爐

今周刊

雙學會發布指引 提醒預防5大感染症(圖)

中央通訊社

大安區農會四健會響應「反光鏡菩薩」精神 擦亮交通安全守護之眼

台灣好新聞

皮蛇恐升中風風險!新疫苗自費高達1.7萬 疾管署回應是否納入公費

太報

學生家長注意!雲林縣近200校開學日「因這事」提前一周 

TVBS

提升專業支持每個孩子 慈大附小特教與差異化教學

TCnews 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