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川普縮短最後通牒!國際油價飆高逾3%後持續走高
週三(7/30)國際油價在前一交易日(7/29)大漲超過3%後小幅波動,主要受到美國總統川普提前對俄羅斯發出結束烏克蘭戰爭的最後通牒,市場擔憂石油供應短缺,價格持續維持高檔整理。
截至格林威治時間00:48(台北上午08:48),布蘭特原油期貨微漲14美分,報每桶72.65美元,漲幅0.19%;美國西德州中級(WTI)原油期貨小漲2美分,報每桶69.23美元,漲幅0.03%。兩大指標合約在前一交易日(7/29)已創下自6月20日以來最高收盤價,顯示市場持續消化潛在供應緊縮的風險。
二級關稅加大供應壓力
油價的主要推動因素來自美國總統川普7月29日的政策行動。他將俄羅斯結束烏克蘭戰爭的期限從50天提前至10至12天內,並威脅若未見進展,將對俄羅斯貿易夥伴實施100%二級關稅。二級關稅,是指美國並非直接針對俄羅斯商品本身課稅,而是對與俄羅斯保持貿易往來的第三國夥伴徵收懲罰性關稅,藉此間接施壓,迫使其終止購買俄羅斯產品。美國將徵收二級關稅使市場預期,多數俄羅斯原油買家,特別是美國主要貿易夥伴,可能被迫中斷採購,進一步收緊供應。
市場分析指出,雖然OPEC+理論上可藉此調整減產策略、釋出額外供應,但在最壞情境下,整體供需缺口仍難以完全填補。同時,美國財政部長表示,中國若持續購買俄羅斯原油,恐面臨關稅懲罰;而印度則已釋出可能遵守制裁的訊號,若印度落實,恐導致每日230萬桶俄羅斯原油出口面臨風險,這將進一步加大原油出口的不確定性。
美歐協議降憂慮、委內瑞拉供應不確定
此外,美國與歐盟近期已達成協議,避免爆發貿易戰,最終僅對歐洲進口商品徵收15%關稅,這降低了市場對全球經濟成長受阻的擔憂,也進一步支撐油價。另一方面,委內瑞拉的原油供應恢復情況仍存在變數,該國國營石油公司PDVSA的外國合作夥伴仍在等待美國批准其恢復當地業務。若此部分供應遲遲無法重返市場,可能持續對價格構成壓力。
短期內,市場將持續觀察俄羅斯是否在最後通牒期限內做出實質動作,以及中國與印度等主要進口國的後續態度。若俄羅斯出口受限而OPEC+未及時補充供應,油價可能持續維持在高檔震盪。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