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年高溫熱死50萬人!歐洲職場早就有高溫防護措施
近日台北高溫飆破37度,全台各地熱浪來襲,街頭民眾撐傘、戴帽,盡量躲避曝曬。極端高溫不僅危害健康,也逐漸衝擊工作現場。台灣是否可能實施「高溫假」?其他國家又是如何保護勞工安全?
近日全台熱氣騰騰,許多地區出現超過30度的高溫,不少人隨身攜帶陽傘、遮陽帽,躲避太陽炙烤。
北市率先行動:高溫時段紅燈秒數縮短
台北市交通管制工程處日前發布新聞稿表示,為減少機車騎士與行人在高溫下的曝曬時間,7~8月會在上午11點~下午2點,針對全市740處路口,平均縮短紅燈秒數21秒。
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高溫,氣象署也正著手修法,預計將「高溫」正式納入《氣象法》中「災害性天氣」的範疇。未來在必要時,將不再僅發布「高溫資訊」,而是改以具有警示意義的「高溫特報」。
氣象署署長呂國臣表示,未來的高溫特報將沿用「紅」、「橙」、「黃」三燈號分級。若同一地區連續三天達到紅色警戒,地方政府可依《天然災害停止上班上課辦法》視情況宣布停班停課,等同賦予「高溫假」法律依據。
國際警訊:高溫將帶來69兆經濟損失
高溫不只讓人感到不舒服、降低工作能力,嚴重中暑更可能危及生命。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 ILO)2019年的研究顯示,在33~34度從事中等強度工作的勞工,工作能力會減半。
該報告同時估計,若溫室氣體排放未能減少,到2030年熱負荷(heat stress)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將達2.4兆美元(約新台幣69兆元)。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去年的報告更指出,2000年至2019年間,全球每年因高溫相關原因死亡的人數達近50萬人。
放眼國際,不少國家為了更友善的職場環境,已制定出適宜的高溫應對措施。
繼續閱讀全文👉🏻 全球每年高溫熱死50萬人!歐洲職場早就有高溫防護措施
更多Cheers精彩文章
兩大國際報告揭示「DEI有感」才是留才關鍵:公司沒落實DEI,55% Z世代會直接離職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