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引領永續新浪潮 2025社會設計挑戰賽決賽揭曉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全台規模最大、最有影響力的 SDGs 提案競賽「Social Designer 青年永續社會設計挑戰賽」,總決賽已於26日圓滿落幕。歷經四個月的培訓與實際行動,共有10組團隊脫穎而出,齊聚決賽殿堂,最終高中組「一氧化二氫」及大專組「有『性』可談」隊伍勇奪第一名,展現青年世代面對社會挑戰的創造力與行動力。大賽6組得獎隊伍之後將公開發表提案內容,讓更多人聽見青年聲音、看見青年行動。
新北市青年局指出,本屆競賽攜手五大非營利組織與社會企業,包含為台灣而教(TFT)、法律白話文運動、易福社會創新企業(eFOOOD)、老玩客及原點社會企業(奉茶行動)擔任出題單位,深入教育、性別平權、惜食、高齡友善及節水5大核心議題,帶領青年從真實社會問題中挖掘切入點,並透過訪談調查與設計行動,提出創新解方。
新北市青年局長邱兆梅表示,透過這個挑戰賽,鼓勵年輕人關心社會議題,參與公眾事務,只要提供對的舞台,就能讓更多想法變成行動。今年特別感動的是,有許多學生在競賽過程中主動深入社區、訪談實作,不只是參賽,更是在學習如何與社會接軌,這正是社會設計的核心精神。青年局會持續透過跨界連結與資源整合,讓優秀方案不止於賽場,而是能真正落地、長出影響力。
邱兆梅指出,本屆挑戰賽賽制全面升級,除提供每隊複賽實作津貼,更與各領域專家合作5場賽後工作坊,協助團隊持續優化提案並拓展資源連結,引導團隊從提案、驗證到實作,完整體現「社會設計」。進入決賽的團隊除需展示創新構想與執行成效,也將透過與評審面對面簡報交流,進一步釐清方案未來擴散與深化策略。
青年局提到,本屆挑戰賽展現出強大的在地資源整合與跨界合作能量。大專組第一名「有『性』可談」透過串聯勵馨基金會、現流冊店與青少年社群,實踐性別議題的創新推廣,不僅將性別暴力議題化為具體的數位與實際體驗,更成功結合學生與NGO、獨立書店,建立多元溝通場域;高中職組第一名「一氧化二氫」則以AI性別偏見為切入點,連結臺中女兒館與校內外社群,創造從科技到性別教育的公共對話,展現青年團隊在議題推進與資源協調上的成熟度。此外,高中職組第二名惜食議題的「Don’t waste 特攻隊」巧妙運用校園剩食,與里長、營養師協力將剩食轉化為社區愛心便當,成為學校與社區之間友善循環的實踐範例。
青年局表示,得獎團隊作品不僅展現創意,更具備持續擴展與深耕的潛力。如大專組第二名「樂鬧製造所」以「世代共榮」為核心發想,開發的長照教育桌遊已成功導入國小課堂教學,並透過前測與後測驗證教育成效。大專組第三名「森光無限」則深耕教育不平等問題,以多場桌遊工作坊驗證設計效益,並針對高關注卻低參與的大學生群體,精準打造情境對話與角色扮演場域,具備轉型為校園社團活動或教案的潛能。高中職組第三名「無塑不在」透過桌遊與班級競賽,培養減塑行動的內在動機。
本屆參與團隊的企劃方案展現出清晰的執行脈絡與實證基礎,無論聚焦於教育、長照、性別或環保等議題,皆以青年行動者之姿,積極深入在地網絡,串聯公私部門、教育機構與社區居民,讓設計從理念出發,逐步落實為可持續的行動實踐。這些方案不僅展現高度的社會關懷與創新精神,更重要的是,多數團隊已初步建立與利害關係人的合作連結,透過真實場域的測試與推廣,使其成果具備延伸性。
青年局強調,總決賽落幕後,新北市青年局亦規劃議題分享交流活動,讓6組得獎隊伍以公開發表形式,讓更多人聽見青年聲音、看見青年行動,也歡迎企業與組織主動連結,讓這些亮眼提案能有後續發展機會。有關「2025 Social Designer 青年永續社會設計挑戰賽」更多精彩成果與隊伍故事,將陸續公布於青年局官網及社群平台上,歡迎大家持續關注並給予青年創新行動更多支持。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