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雨夜行車警訊 公路警察呼籲降速專注預防水漂確保行車安全
高速公路雨夜連環事故 警方提醒注意水漂與疲勞駕。
(觀傳媒桃竹苗新聞)【記者曾平/桃園報導】近期國道高速公路發生多起雨天夜間自小客車自撞護欄,並造成二次事故的悲劇,已奪走4條寶貴生命。國道公路警察局調查後指出,這些事故主因除因雨天導致的路面濕滑外,還包括夜間視線不佳和深夜駕駛者精神不濟、注意力不集中等多重因素。這些潛在的風險在國道高速行駛下顯得尤其危險。
國道公路警察局表示,雨天行車最嚴重的潛在威脅莫過於「水漂現象」。當車輛在積水路面高速行駛時,輪胎無法及時排除和路面間的積水,會因而浮離路面,一旦失去摩擦力,駕駛人將難以控制方向和煞車,極易發生打滑及失控。
為提升國道雨夜行車安全,公路警察局提供下列六項防禦駕駛重點,提醒所有用路人務必遵守:1. 維持輪胎良好狀態: 定期檢查胎紋深度,確保胎壓符合標準,降低水漂現象發生機率。2. 穩定操作、避免急煞: 通過積水路段或遇打滑時,切忌緊急煞車,以免車輛側滑。正確操作應放開油門、穩握方向盤並維持行駛方向,讓車輛慢慢減速回穩。3. 加大安全距離:濕滑地面會嚴重增加煞車所需距離,建議與前車拉開更長距離,為突發狀況提供更多反應時間。4. 開啟大燈提升辨識度:雨中、夜間務必開啟頭燈,讓周遭車輛易於辨識您的位置,避免因視線不良發生碰撞事故。5. 專注駕駛並重視休息:夜晚與深夜精神易下滑,集中注意力極為重要。若感疲憊,應儘速至服務區休息,嚴禁疲勞駕駛。6. 減少變換車道:雨天與夜間能見度低,尤其應減少不必要的車道變換,盡量維持原有車道行駛,降低事故風險。
國道公路警察局再次強調,雨夜行車危機四伏,駕駛人應從降低車速、保持專注、定期檢查車輛狀態等基本事項做起,養成防禦駕駛習慣。惟有大家共同遵守安全守則、提高行車警覺,才能有效預防事故,守護自身與他人平安,讓每一次旅程都能平安到達終點。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