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不沉航母」! 國軍7千億軍購細節曝光 M109A7、海馬斯、無人機全進駐
Newtalk新聞
近日,國防部初步規劃了未來四年內的軍事採購特別預算,引發外界關注。據《大紀元新聞網》「軍事情報局」今 ( 15 ) 日分析,這份規劃涵蓋陸、海、空三軍,重點放在火力升級、防空建設及無人作戰系統的採購,總預算約 7,000 億新台幣。
在陸軍方面,規劃中最受矚目的裝備為 168 輛 M109A7 自走砲,以及 28 套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據報導,M109A7 自走炮採用全新布萊德利底盤與 800 馬力柴油引擎,搭配自動裝彈機,射程可達 30 公里,並可發射射程高達 70 公里的「神劍」導引砲彈。
海馬斯火箭系統則具備精確制導能力,一套可發射 6 枚射程 75 公里的火箭彈,並可搭載陸軍戰術導彈 ATACMS。分析指出,該系統在烏克蘭戰場中表現突出,對關鍵設施與橋梁的精確打擊發揮了重要作用。
陸軍也計劃增購 2032 架 ALTIUS-600 反裝甲攻擊無人機,以及 825 枚 TOW 2B 反坦克導彈,用於提升灘頭防禦與反登陸作戰能力。
海軍方面,規劃增購1,320艘攻擊自殺無人艇、216架智能垂直起降無人機及其他偵察無人機,並採購標槍與 TOW 反坦克飛彈,用於加強沿岸防禦與反登陸火力。
空軍則以防空導彈為主,包括增購 4 套愛國者系統、518 枚導彈,以及 9 套 NASAMS 系統、339 枚導彈,並規劃增購 2 套「天弓四」中遠程防空導彈系統及天劍、天弓三導彈,用於提升重要城市與基地防護能力。
分析指出,這份規劃並未涉及大型飛機或軍艦,而是集中資源發展導彈、火砲與無人作戰平台,形成所謂「不沉的航母」防禦概念。透過分布式部署,台灣希望在島嶼防禦及反登陸作戰中,形成密集火力網。
軍事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軍購規劃強調三大方向:一是遠程火力打擊能力,二是擴充導彈庫存以因應戰時補給挑戰,三是無人機與無人艇的採購,增強非對稱作戰能力。整體來看,台灣正朝向以導彈與無人系統為核心的防禦戰力轉型。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