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睡不好、容易心悸?懷孕小心貧血警訊,醫師教妳這樣補血又養血
總覺得自己臉色蠟黃,走幾步路就喘,經常睡不好、心悸,每天都好疲倦?女生如果出現這些狀況,就要當心可能有貧血的問題!如果正在備孕或剛懷孕,更要留意貧血可能造成寶寶的健康風險,及早諮詢醫師,釐清造成貧血原因並對症加以調理改善,不僅讓媽咪更健康,也可以幫助寶寶平安成長茁壯!
中西醫專家婦科觀點:陳曉萱醫師&愛群生殖中心副院長馬佩君醫師
懷孕期間容易貧血!認識女性貧血的診斷標準:血紅素數值
除了前面提到的症狀,我們還可以檢查血紅素的數值。以女生來說,血紅素正常值為12-14 g/dL,若血紅素低於12 g/dL,就可能注意是否有貧血。
臨床上也經常會觀察病人的眼瞼內側顏色,若顏色很淡也可能是貧血。
值得留意的是,女性懷孕期間因為體質變化的關係,容易形成輕微貧血的體質,因此懷孕期間的貧血診斷標準與平時不同(可參考下方表格)。
資料來源: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懷孕婦女貧血臨床指引」
造成女性貧血的常見原因:先天性貧血VS後天性貧血
先天性貧血:遺傳、與生俱來的貧血,例如地中海貧血就是一種先天性貧血,其他還有鐮刀性紅血球疾病、血紅蛋白病、遺傳性溶血性貧血等。
後天性貧血:可能是缺乏特定營養素造成的缺乏性貧血,例如飲食缺鐵或鐵質吸收不良的缺鐵性貧血,或是缺乏維生素B12或葉酸造成的貧血;若是罹患子宮肌瘤等疾病,使得出血量過多導致血崩,也可能造成貧血。
而女性在懷孕期間,平均會增加50%的血漿和25%的紅血球數量,因此會造成輕微的貧血,生產過程的失血也會讓媽咪呈現輕微貧血的狀況。
媽咪一定要留意!懷孕貧血拉高生產風險、影響寶寶成長
我經常提醒媽咪,從備孕開始就要重視貧血的問題,如果不確定自己有沒有貧血,可以提早篩檢、診斷,針對貧血原因加以釐清並治療、改善,否則懷孕貧血可能會導致孕期危險,也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
對媽咪來說,若是在第一孕期(懷孕12週之前)就發現貧血,可能會使生產時需要輸血或形成血栓的風險拉高2-3倍。
而寶寶在發育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血液、氧氣供應要充足,貧血的媽咪本身血氧供應就已經不太足夠,可能會導致寶寶長期缺氧,進而影響腦部的發育,嚴重貧血甚至可能導致胎兒死亡或生產窘迫窒息,也可能導致早產或體重過輕,或是寶寶出生後有注意力不集中、發展遲緩等狀況。
若是輕微的貧血,中醫可以透過養血、補血的方式,為媽咪調理體質改善貧血。若是嚴重的貧血,我會建議媽咪一定要和西醫配合追蹤治療。
缺乏性貧血、輕微貧血這樣吃,簡單補血又養血
如果是缺乏鐵質、維生素B12、葉酸等特定營養素造成的貧血,可以透過飲食內容的調整來幫助改善貧血。
海鮮、海帶、黑豆等都是富含鐵質的食物,若是媽咪本身血液循環不好,是比較容易形成血栓的體質,我會建議以蛤蜊、章魚等海鮮為主,搭配黑豆、豆干等豆類,用餐後2小時內補充維生素C也可加速鐵質吸收。
富含葉酸的食物有深綠色蔬菜、全穀類、豆類、鷹嘴豆、燕麥、紅藜、堅果、海鮮等,葉酸的每天建議攝取量是孕前400微克、孕期間至少600微克,可以每天吃2碗深綠色蔬菜,再搭配其他富含葉酸的食物就足夠了。
至於和造血、心血管功能等有關的維生素B12,是很多素食媽咪容易缺乏的營養素,可以多吃紫菜、海帶補充維生素B12,如果蛋奶素,還可以從蛋、乳製品等食物中攝取維生素B12,比較不會有缺乏的問題。
從中醫角度來看,貧血是比較嚴重的血虛,需要辨證再加以調理,不過一般而言,吃對食物就能幫助補血、養血。
中醫說「血肉有情之品」,蛋白質攝取充足才有足夠的營養用來造血,阿膠、紅棗、人參養榮湯、四物湯等的補血效果也很好。如果媽咪只是有點輕微的貧血狀況,平時可以適量紅棗沖泡熱水飲用,或以黃耆2錢、當歸2錢、雞腿1支,熬成當歸補血雞湯來喝。若未改善或嚴重貧血,則務必諮詢醫師!
養孕專家中醫院長 陳曉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