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生長激素分泌關鍵解析!專家分享5大生活建議,有助維持孩子正常發育

潮健康

更新於 09月06日12:14 • 發布於 09月06日12:13
圖說:掌握作息與生活習慣,有助支持孩子健康成長

了解日常作息如何影響孩子發育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睡眠、飲食與日常作息都會對其發育狀態產生重要影響。許多家長關心孩子的身高發展,而「生長激素」的分泌時間與日常生活習慣有密切關聯。透過掌握科學建議,協助孩子建立良好生活模式,有助於支持其整體健康發育。

《FJ豐傑生醫》腦科學博士賴俊廷分享「5 個有助健康成長的建議」,同時針對家長關心的常見QA 提供專業解答,助力孩子把握黃金成長期。

生長激素分泌與日常習慣:5 個有助健康成長的建議

1. 建立規律睡眠時間

部分研究指出,夜間睡眠時期可能是生長激素活躍的時間段。建議學齡兒童晚上 9 至 10 點準時上床,進入深層睡眠,有助於身體自然修復與代謝。

2. 確保足夠睡眠時長

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學齡兒童每日應睡 9-11 小時,青少年則需 8-10 小時,較有助於整體身體機能的穩定運作。

3. 打造良好睡眠環境

避免睡前使用螢幕裝置,如手機或平板,有助於身體釋放褪黑激素並穩定入睡品質。可搭配昏黃燈光與安靜環境,促進放鬆入眠。

4. 睡前避免進食高糖或高澱粉類食物

睡前攝取高熱量食物可能影響身體內分泌節律,建議於睡前 2~3 小時內避免吃宵夜。

5. 留意孩子呼吸品質

部分孩子可能因過敏、打鼾、鼻塞等狀況影響夜間呼吸順暢度,進而干擾睡眠品質。如有此狀況,可與耳鼻喉科醫師進一步諮詢。

孩子身體發展常見疑問解答

Q1:生長激素會分泌到幾歲?

生長激素是人體必要的內分泌之一,並非只在成長期間分泌。其分泌量會隨年齡變化,通常於青春期達到高峰。部分研究指出,30歲後每隔10年分泌量會逐漸下降,至中年後濃度可能僅剩下高峰期的一小部分。不過,即使進入成年期,生長激素仍會持續以較低量維持代謝與修復等生理機能。

Q2:想幫孩子長高,可以直接施打生長激素嗎?

針劑型生長激素為醫療用藥,須經專科醫師評估並符合特定醫學條件,才能進行治療。根據國際兒童內分泌相關指引,目前臨床上僅針對以下情況考慮使用:

  • 罕見遺傳性疾病(如普瑞德威利症候群、特納氏症候群)
  • 經診斷之生長激素缺乏症
  • 明顯成長遲緩且經醫師評估符合條件者

並非所有身高略低於平均值的兒童都適合使用,建議先就醫檢查,由小兒內分泌專科醫師評估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

Q3:健保是否有給付生長激素?

目前健保對針劑型生長激素的給付,限於以下幾種疾病,並須由專科醫師提出申請,經審查核准後方可補助:

  • 生長激素缺乏症
  • 特納氏症候群
  • SHOX基因異常
  • 普瑞德威利症候群

每一個申請案例均需附上完整診斷資料與追蹤數據,是否給付需依個案條件與健保署審核結果為準。

Q4:開燈睡覺會影響長高嗎?

目前並無直接證據顯示「開燈睡覺會影響身高」,但根據研究,光線可能影響褪黑激素的正常分泌,而褪黑激素與睡眠品質相關。良好的睡眠有助維持身體正常機能,包括生長激素的自然分泌。因此建議兒童在入睡時保持燈光昏暗,有助於建立規律作息與睡眠品質。

Q5:除了藥物治療,日常補充哪些營養素有助於支持骨骼發育?

骨骼發育涉及多種營養素的協同作用,建議可從日常飲食中攝取以下有助於支持骨骼與代謝的關鍵營養:

  • 鈣:構成骨骼的主要成分
  • 膠原蛋白:協助結締組織維持彈性與穩定
  • 維生素C:參與膠原合成過程
  • Omega-3脂肪酸(如魚油):支持健康代謝
  • 優質蛋白質:為身體成長的重要結構來源

補充前建議諮詢營養師或醫師,依個人年齡、飲食習慣與身體狀況進行調整。

Q6:男女停止長高的年齡與常見徵兆有哪些?

青春期為身高快速成長的重要階段,男女停止長高的時間點略有不同:

  • 女生:多數在14~15歲之間進入身高發育穩定期

  • 可能徵兆包括:身高一年內未明顯成長、初經已過兩年以上、身體脂肪分布改變等

  • 男生:多數在18歲之間進入穩定期

  • 可能徵兆包括:身高一年內無成長、聲音低沉、肌肉線條變明顯、體重快速增加等

若對孩子的成長進度有疑慮,建議定期兒童健檢,並由小兒內分泌專科評估骨齡與整體發育情況。

圖說:建立良好生活習慣,有助維持正常發育表現

促進健康成長:生活作息與家長陪伴同等重要

成長過程不是單靠一種方法達成,而是由睡眠、運動、營養與情緒支持等多面向共同促進。家長可從日常陪伴與作息規劃中,協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為健康發育打下良好基礎。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資訊與產品特性介紹,非作為醫療診斷或替代治療依據。產品效果視個人體質與使用習慣而異,若有持續困擾,建議諮詢專業醫療機構。

延伸閱讀:

FJ豐傑生醫-部落格專欄

如何把握生長激素分泌時間?腦博士專家親解

營養師推10大助長高食物!有4大徵兆恐停止長高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咳嗽以為是小感冒!醫:逾7成確診已癌症末期 示警「5大異常」快就醫

三立新聞網
02

健檢紅字...醫認沒事「40歲女堅持檢查」 結果竟揪出癌王!

中天電視台
03

每天喝3000毫升水!養生女精神反變差 醫揭關鍵:會生病

CTWANT
04

胃癌9成是「1原因」造成

NOWNEWS今日新聞
05

偏方不可信!老翁吃左手香 釀神經中毒!下肢麻木、大小便失禁

自由電子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