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懾中國!美新版《國防戰略》四大支柱曝光 台灣扮關鍵角色
日本媒體今日(8/28)透露,美國國防部四年一度的《國防戰略》最終草案已經完成,不僅將「威懾中國」列為該戰略的四大支柱之一,並將明確指出台灣扮演的關鍵角色,政務次長柯伯吉的「拒止戰略」成為其中的重要參考。
《國防戰略》(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是五角大廈的戰略指導方針,決定美國可以同時參與多少場衝突,還涉及預算分配、兵力部署和軍事現代化。《日經亞洲》引述官員透露,新版戰略將有四大支柱,分別是保衛國土、威懾中國、加強與盟友和夥伴的分擔,以及振興國防產業基礎。
一名閱讀過全文的知情人士透露,今年最新版草案約80頁之多,已於本週發給官員,其中參考了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今年2月在慕尼黑安全會議(MSC)的講話內容,以及柯伯吉(Elbridge Colby)於2021年出版的《拒止戰略:大國衝突時代的美國防務》一書。
柯伯吉在提名聽證會上曾因聲稱台灣並非美國的「生存利益」(existential interest)而引發爭議,但一名知情人士稱,最新版《國防戰略》將明確指出台灣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柯伯吉曾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第一任期內擔任副助理國防部長,負責戰略和部隊發展工作,並在制定2018年《國防戰略》中發揮關鍵作用,推動美國國防部將重心轉向應對中國崛起帶來的戰略挑戰。
柯伯吉在《拒止戰略》書中指出,如果中國成功併吞台灣,可能引發骨牌效應,破壞整個地區的權力平衡,並威脅美國的安全和繁榮。他將台灣描述為中國的區域野心中最脆弱、最具戰略意義的目標,設想美國及盟友強化威懾力,使中國奪取台灣變得不可能或代價高昂。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在5月份的備忘錄中,指示柯伯吉最晚於31日前提交最終草案。經赫格塞斯審核並與白宮國家安全會議(NSC)協調後,《國防戰略》的摘要預計將於今年秋天公開發布,但大部分內容可能都屬於機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