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逛醫生」,還是治療自律神經失調?
文/賴聖芳(芳喵)
通常在讀者第一次私訊向我提問的時候,都會先描述一下自己的情況,可能是目前的病情,可能是自己吃的藥,也可能是就醫情況。最常見到的私訊開頭就是「我看過好多醫生,中醫、西醫都看了,都沒有效果,沒有明顯的改善」,只要看到類似這樣的描述,我慣例會回的第一句話就是:「請問你給每位醫師多少時間呢?」而我收到的答案,大概有八成都是很短暫的,可能是看診一兩次,可能是一兩週,再不然就是一兩個月左右,這就是典型的「逛醫生」。
為何會「逛醫生」?
為什麼會有「逛醫生」這種行為呢?通常是因為誤解了「自律神經失調的治療過程」。
我們稱讚一位醫師的醫術極好,用詞大多都是「藥到病除」。這觀念深植於我們的心中,因此會有一個想法「藥吃下去了,應該要馬上感覺到改善,這才是對症下藥,藥到病除」。
讓我們回想一下感冒、腸胃炎這類常見的疾病,當我們吃了藥之後,很快就感覺到比較舒服一點,是哪些藥的作用?讓我們很快就喉嚨不痛,這是止痛藥的作用,讓我們很快就不發燒,這是退燒藥的作用,讓我們很快就不嘔吐了,這是止吐藥的作用,讓我們很快就不拉肚子了,這是止瀉藥的作用,以上這些都是「緩解症狀」的藥物,至於消炎藥、抗生素,並沒有馬上緩解症狀的功能,而是真正在「治療疾病」,治療的是「感染」、「發炎」,而這是需要時間的。
上面這部分會帶出兩個常看到的誤解,「想找專治某種症狀的醫師」以及「吃了藥應該要馬上有明顯的改善」。於是,當沒有出現預期中的效果時,很多讀者的處理方式都不是找醫師換藥,而是直接換掉醫師。
另外還有一種誤解是由於自律神經失調的主要治療藥物的特性所產生的,也就是藥物副作用,但這種藥物副作用與其他疾病的治療藥物不同,處理方式也不同。但病人並不知道,醫師通常也不會事先說明,以至於一出現副作用,就很容易使病人因為誤解而直接換醫師。
「逛醫生」不好嗎?
大多數病人都不知道為什麼「逛醫生不好」,在大家的認知裡,醫師不好,當然要換呀!嗯~是的,但是以「自律神經失調」來說,換醫師的時間不能這麼短,讓我從上面那幾種誤解來解釋。
誤解一 → 吃藥應該馬上有改善
剛剛前面說到能讓我們馬上感覺到改善的,其實是「緩解症狀的藥物」。
然而,許多開藥相當精簡的醫師,不見得會在一開始就給緩解症狀的藥物,因為醫師需要在病人服藥後判斷兩件事情:
1必須要瞭解病人的身體是否能夠適應主要治療藥物(有沒有副作用):有的人適應良好,沒什麼副作用,有的人適應不好,有嚴重的副作用。
2必須要瞭解病人的身體是否對主要治療藥物反應良好(能夠出現該有的效果):有的人對藥物成分沒什麼反應,有的人對藥物成分反應明顯,能夠看到一些改善,要能夠確認病人對藥物的反應達到有效治療的程度,才能讓藥方固定下來。
自律神經失調的主要治療藥物——抗憂鬱藥物(血清素類藥物)需要一段頗長的時間,通常是兩週以上,並且,兩週左右能出現的改善,大多數時候也都不會是太明顯的,只是略有改善而已。所以若是以「藥到病除」的想法來評估,往往會在藥效出現之前就已經換醫師了。
所以,我常跟讀者說,你要是這樣換下去,換完全臺灣的醫師,都不會得到你想要的結果,就算華陀再世也辦不到啊!
誤解二 → 因為誤解副作用而換掉醫師
吃藥後有副作用,就誤以為是醫師不懂得開藥,醫術很爛,直接換掉醫師。然而,自律神經失調的主要治療藥物所產生的副作用,需要兩週以上的時間讓身體適應,副作用就會慢慢減輕或消失。
另外,寫在藥袋上的副作用,「不是一定會發生」,而是「有機率發生」,醫師無法「掐指一算」算出病人的體質吃這顆藥會有什麼反應,所以治療初期通常會是一個「試藥過程」。
正確的處理方式,不是換掉醫師,而是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換藥,如果副作用還能忍受,通常會讓病人忍耐一下,等身體適應,如果副作用太強烈,醫師大概就會考慮換藥,或是增加一些緩解副作用症狀的藥,讓病人能度過這段時間。
自律神經失調需要長期穩定的治療
「你花多久把身體弄壞,就要花多久把身體復原。」這是某位讀者告訴我的,想想也挺有道理,應用在自律神經失調的治療上,更是貼切。如果到了需要治療的程度,通常大概都到了中度或重度的自律神經失調,的確是需要頗長的時間才能痊癒。
而在這頗長的治療時間中,需要的是「穩定」,也就是由同一位醫師,持續監控病人的身體狀態,維持穩定的藥方,除非有狀況需要微調,否則不任意更動藥方,這樣自律神經才會在得到「穩定、持續的藥物支持」下,也一起「穩定、持續的慢慢恢復」。如果用中醫的用詞,那就是讓自律神經在藥物的支持下,好好的「調養」,讓身體休養生息,逐漸恢復元氣。
如果頻繁換醫師的話,自律神經就得不到穩定的治療,每一次換醫師,身體就得重新適應新的藥物,然後才開始進行修復,如果把時間一直花在適應新藥物上面,那麼就會一直延遲開始修復的時間。因此,「逛醫生」這件事,會跟病人想要的「快點康復」完全背道而馳。
※ 本文摘自 《芳喵的自律神經失調康復全攻略》,原篇名為〈2-4 治療幾次不滿意就換醫師? 〉,立即前往試讀►►►
《芳喵的自律神經失調康復全攻略》電子書 - 想要好起來,你比醫師更重要!從病人角度出發,集結中西醫專業建議的康復指南治療、日常維護、心理狀態調整,打造「康復鐵三角」不只恢復健康,更要把人生焦點拉回自己身上...
顯示全部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