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視這10個人才管理問題,你的企業正在慢性自殺
企業面臨環境詭譎及AI崛起的變數,精實人力資源管理更為重要,如何發崛及正視組織忽視的人資盲點與問題,避免堡壘從內部瓦解,全力打造組織人才密度,才能有效提升企業競爭力。
看完這篇文章,你可以學到的三件事:
巨變環境下,企業營運挑戰加劇,優化人力資源管理,打造人才密度是組織最重要的工作。
了解企業普遍存在的10個人力資源管理盲點與問題。
企業經營層與HR須下定決心處理問題,才不會處於慢性自殺的危機。
台灣人力資源受高齡少子化、產業互搶才、供應鍊外移、低薪、高離職率的影響,企業招募留才難度高,加上AI與人力競合的趨勢錯綜複雜,讓企業人力資源的挑戰被推上火線。
在與企業HR和主管的互動中,我觀察到10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問題與盲點,提醒企業經營者與HR必須正視,否則組織將引爆危機,也會步入慢性自殺的絕境。
1. 主管刻意封殺優秀人才
人才市場上,求職者找不到工作,有時候不是能力不好,而是能力太好。大家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能力好的人,反而找不到工作,因為許多主管不願錄用能力卓越的人才。
主管沉溺在部屬奉命行事、百依百順的管理情境,他們不喜歡意見多、唱反調的部屬,對於異議處理,既沒耐心,也無意願,主管認為「服從」是員工應盡的本分。
優秀人才具備理性思辨與探索問題的特質,主管擔心難以招架,在團隊中失去面子與威信,對人才存有戒心,索性封殺優秀人才。
如果組織任用人才像俄羅斯娃娃一樣,新人能力持續遞減,終將失去競爭力。
2. 人員不適任,歸罪為員工問題
台灣職場的離職率居高不下,這也是人力銀行網站,企業招募職缺屢創新高的原因;面對人員頻繁異動的現象,組織往往將責任歸咎於員工本身。
如果特定部門的人員一直不穩定,可能要將問題鎖定在主管身上。
找錯人、用錯人、人員無法留任,主管須負最大責任;企業經過嚴謹程序篩選人才,卻無法有好的結局,HR除了檢討招募聘雇的過程,也要找出扼殺人才的劊子手。
調查指出,員工異動的主要原因是要離開主管,顯見主管個性、管理風格及行為舉止,是留不住人才的關鍵因素,位高權重的主管要有「下詔罪己」的擔當,不要把人才當成炮灰。
3. 篤信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導致員工灰心喪志、「在職離職」心態的主因,是無法獲得信任與尊重,企業普遍忽視現有員工的價值,認為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繼續閱讀全文👉🏻漠視這10個人才管理問題,你的企業正在慢性自殺
更多Cheers精彩文章